这一次,我们应该为莫迪点赞!或者可以借鉴一下,面对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的25%关税,莫迪没像往常那样打官腔,而是直接举着印度产的蜂蜜对老百姓喊话表示:咱们的钱就该让印度农民赚!这波操作,看得人直呼内行。 莫迪这招确实高明,美国加关税是吧?人家不跟你扯大道理,直接号召老百姓买国货,在孟买演讲时,特意用印度产的麦克风,谈到茶叶出口受阻,现场就泡印度茶粉喝,这种接地气的做法,比开十场新闻发布会都管用。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现在印度人买国产手机的比例从五年前不到一半,涨到了八成多,塔塔集团icon这些本土企业越来越争气,手机、汽车都开始冒头了。 印度在美俄之间巧妙周旋,美国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印度表面应允却将俄油进口量提升至每日200万桶,同时将精炼成品油转售欧美,实现两头盈利。
这种灵活应对策略值得借鉴,比如美国芯片封锁下华为昇腾芯片逐步突破,以及WPS用户增长对微软Office市场份额的挤压,都表明化解技术围堵需要刚柔并济。 莫迪最厉害的是让老百姓觉得"买国货就是爱国",现在印度程序员搞"一周不用谷歌icon"挑战,大学生拍视频抵制苹果手机,这种自发的支持,比政府下文件管用多了。 咱们这边也一样,以前都觉得进口货香,现在用华为手机、开比亚迪的人越来越多,中关村那帮搞创业的,讨论的都是阿里云、腾讯云,没人再迷信外国货了。 莫迪这波操作确实漂亮,但也要看到背后的门道,光喊爱国口号不够,关键得让国货真香,就像印度一边推国产手机,一边还让苹果来开厂,我们限制用外国软件,但对特斯拉照样欢迎。 说白了,贸易战拼的不是谁喊得响,而是谁底子扎实,等到印度农民能轻松在自家电商平台卖货,咱们的工程师能用国产软件设计高端芯片,那才算真赢,眼下要紧的是稳住自家市场,同时闷声提升实力,毕竟没真本事光靠嘴硬没用,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