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赢了!因为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紧急宣布把泰国36%关税降至19%。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将泰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从36%大幅下调至19%,即日生效,消息传回曼谷,泰国证券交易所指数应声上涨2.3%,泰铢对美元汇率升值0.6%,出口企业股票被资本疯狂追捧。 这一刻,沉寂多时的泰国政坛明星佩通坦·西那瓦的名字,重新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这场突如其来的“关税大礼包”绝非天上掉馅饼,背后是泰国政府长达数周的极限博弈。 时间回到7月初,特朗普放出狠话:若泰柬两国无法达成边境停火协议,美国将对两国商品统一征收36%的惩罚性关税,当时泰柬边境炮火连天,冲突已造成36人死亡、20万人流离失所,紧张局势一触即发。 转机出现在7月29日,在马来西亚总理安华斡旋下,泰国代理总理普密坦与柬埔寨总理洪马内终于握手言和,宣布无条件停火,特朗普的“以贸易换和平”策略奏效了。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协议达成后惊叹:“这简直难以置信!总统周六还在亲自致电两国领导人,周一停火就实现了,而今天,我们完成了贸易协议!” 泰国付出的代价同样沉重,为换取19%的“优惠”税率,泰国承诺对90%的美国商品敞开市场大门、取消关税壁垒,并同意三年内将对美460亿美元贸易顺差削减70%。 更关键的是,泰国必须严打外国商品借道泰国“洗产地”转运美国的行为,白宫为此祭出杀手锏:一旦发现转运规避,额外加征40%惩罚性关税。 耐人寻味的是税率差异背后的政治密码,同样是东南亚国家,泰国与柬埔寨获得19%税率,而老挝、缅甸却被钉在40%的高位,马来西亚最初被威胁征收25%,最终也定格在19%。 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暴露了美国对各国配合度的精准拿捏,老挝、缅甸因长期被用作转运避税通道而遭遇重罚。 此刻的关税让步,恰似为佩通坦量身定制的政治跳板,作为泰国前总理他信的女儿,佩通坦在经历政治低谷后,正以企业走访、闭门政策会议等低调方式重建影响力。 当泰国商业总会主席蓬阿丽·贾罗特公开称赞“这是国家级的胜利”时,佩通坦背后家族的政治资源与外交手腕已然浮出水面,资本市场的狂热反应更非偶然,商界巨头们清楚看到:能撬动白宫让步的人,才有能力为泰国经济护航。 地缘政治的天平在关税数字间微妙摇摆,就在泰美达成协议的同一天,中国驻泰大使馆宣布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将于10月通车,而两周前,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刚结束对曼谷的防务磋商。 佩通坦宣称“不在中美间选边站”,但现实远比口号复杂,当泰国商务部欣喜计算轮胎出口增量时,美国第七舰队“里根号”航母正穿越巴士海峡,贸易协议墨迹未干,军事部署已同步展开。 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看似收回鞘中,实则化作悬在东南亚国家头上的大剑,行政令中动态监管条款明确:每半年更新转运黑名单,税率可随时调整。 这意味着19%的税率既是喘息之机,也是套在泰国脖子上的缰绳,佩通坦或许赢得了这场关税战役,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