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美国在欧洲设计的这场地缘战争大局,虽然非常阴险,但你不得不由衷地说一声佩服。 一场起初欧盟和乌克兰似乎都不愿卷入的冲突,为何最终失控,演变成了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地面战争?当和平的橄榄枝在土耳其的谈判桌上几乎就要递出时,又是谁折断了它,将各方推向一场无法回头的消耗战? 这背后,确是一盘精心布局的地缘棋局。要看懂这盘棋,就必须看清它的设计师——美国。 其核心目标从来不是乌克兰的存亡,而是通过一场旷日持久的代理人战争,将整个欧洲拖入泥潭,从而消耗其经济活力与战略自主,为美国的全球霸权续命。 有趣的是,这套为欧洲量身定制的剧本,最初的主角很可能是中国,只是欧洲先一步成了那个更易于下手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美国运用的手段堪称教科书级别。 它通过深度影响乌克兰与欧洲国家的决策层及主流媒体,成功主导了战争的叙事,将一场本可通过外交斡旋的地区争端,塑造成了一场不可退让的“正义与邪恶”之战。 这就像一个巨大的风险明明就在眼前,各方却在被舆论和政治操纵下,一头撞了上去。更有意思的是,战火被彻底点燃后,美国便巧妙地转换了角色。 当特朗普轻描淡写地说出“那是欧洲人的战争,和美国有什么关系”时,抛开其言论背后的动机不谈,这话听起来竟有几分“道理”,完美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稳坐钓鱼台,准备坐收渔利。 在这般布局下,棋盘上的主要玩家——俄罗斯、乌克兰和欧盟——都发现自己被一套相互制约的逻辑牢牢锁死,形成了一个谁也无法挣脱的“铁三角”困局。 首先看俄罗斯,它已经没有退路。在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代价后,一旦退却,不仅意味着西部边境的安全彻底无从谈起,其大国地位也将轰然倒塌,甚至可能在国内引发分崩离析的连锁反应。 对普京个人而言,后退更是政治生命的终结。按照俄罗斯人崇尚强人的传统,他几乎必然会遭到无情的清算。 其次是乌克兰,它更不可能后退。无论这场战争的爆发有多少复杂的内因,打到今天,它早已演变为一场关乎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卫国战争。 对乌克兰人来说,这已是决定民族存亡的一战。如果输掉,乌克兰这个国家可能真的就会像历史上的昙花一现,迅速凋零。 最后是看似拥有最多选择权的欧盟,实际上也同样被牢牢绑架。在政治信誉上,此刻退缩将被视为懦弱和背叛,不仅无法再向东欧国家提供安全承诺,引发内部的信任危机,更会在国际上被看作是缺乏立场与决心的墙头草,从而丧失全球话语权。 而在经济利益上,欧盟更是进退两难:继续打下去,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将持续重创自身; 可若是现在抽身与俄罗斯和解,又将面临一场更为复杂的能源格局和经济利益的重新洗牌,风险同样难以估量。 因此,在美国的舆论引导和战略捆绑下,欧盟最终只能默认“让乌克兰人流血”这条代价高昂的代理人路径,深陷其中,动弹不得。 然而,华盛顿的战略家们并不会因在欧洲的“成功”而满足,他们的目光早已投向了亚太地区,试图在中国周边复制一个类似的陷阱。 无论是东海、南海、台海,还是中印边境,都潜藏着他们煽动地缘冲突的火种,而当前风险最高的无疑是南海与台海。 幸运的是,与被动卷入的欧洲不同,中国凭借自身足够强大的综合实力,在这些核心利益攸关的地区实现了有效的“控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美国想要轻易复制其欧洲阳谋的企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