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要把中国吓得睡不着觉?白捡了大便宜的印度,被美国骗进大坑里了

在世界上,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所谓的便宜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陷阱。然而,印度似乎并不这么看待这个道理。面对美国送上来的“蛋糕”,印度毫不犹豫地咬了一口,享受着这份“白捡”的美味,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块看似美好的蛋糕其实是含有毒素的。印度已经一步步被美国引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2023年7月22日,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报道了印度AMCA战斗机的最新进展,称其将装备一款先进的发动机,足以让中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夜不能寐”。这则充满自信和骄傲的报道,完全展现了印度人眼中的短视与自负。印度人认为,搭载了西方尖端发动机的AMCA战斗机,无论如何都会超越中国的五代机。对于印度来说,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制空权争夺战中,印度的胜算会大大增加,甚至让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战斗机都感到恐惧。至于孟加拉国,似乎也注定只能在美国的领导下俯首称臣。

然而,这种过度自信的论调看起来显得尤为可笑,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军事技术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所谓的AMCA战斗机,是印度目前正在研发的三款先进战机之一。没错,印度目前在同时研发三款新型战斗机,分别是五代机AMCA、新型多用途战斗机光辉MK2以及新型舰载机TEDBF。要知道,全球范围内,只有中美两国能有这样的研发能力与规模,而印度却在自信满满的状态下开启了这三项重大的技术项目。

然而,现实是,这三款战斗机的研发进度并不如印度所描述的那样顺利。AMCA战斗机的原型机虽然已经开始组装,计划在2036年服役;而“光辉”MK2战斗机目前仍停留在设计阶段,原型机预计要等到2027年才能完成;TEDBF舰载机则仅仅在航展上公开了模型,连原型机的影子都没有。对比之下,中国几年前就已经成功地研发并投入使用了歼-20、歼-16与歼-10C等多款先进战斗机,且这些飞机的服役速度和规模都远超印度。

实际上,印度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上马这三款战斗机,背后也有西方国家的助力。设计一款优秀的战斗机,最关键的部分之一便是强大的动力系统。没有合适的发动机,再完美的气动设计和航电系统也难以发挥其最大效能。中国在研发歼-10与歼-20时,便深受发动机技术的困扰,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应用国产发动机。

然而,印度显然没有经历这样的艰难过程。2023年,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美国时,签署了协议,由美国提供F414-INS6发动机技术,并在印度本土进行生产。此外,印度还与法国达成了合作协议,将法国的M88发动机作为备选方案。这样一来,印度的新型战机在一开始就有了“金钥匙”,使得他们的战机动力系统相对“轻松”得到解决。

F414发动机被认为是全球最先进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之一,主要装备美国的F/A-18“超级大黄蜂”、瑞典的JAS-39E/F“鹰狮”战斗机以及韩国的KF-21等战机。其推重比高,结构可靠,且材料工艺上乘,是现代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法国的M88发动机,尽管性能稍逊,但仍然具备结构简单、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为印度提供了备选方案。

然而,正是在这种西方帮助下,印度的国产发动机项目走到了尽头。2023年7月1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宣布将彻底放弃卡弗里发动机的研发计划,意味着印度自主研发航发的梦想宣告破产。对于印度的新型战斗机来说,未来将完全依赖于外国产的发动机。

尽管如此,印度的媒体却继续高调庆祝这一“进展”,并未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中国看到印度彻底放弃国产发动机的消息,并非心生恐惧,反而暗自庆幸。中国深知,发动机的自主研发与国产化,才是确保战斗机长期发展与改进的根本。为了给战机装上“国产心脏”,中国付出了数十年艰苦努力,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一过程甚至远远超过了购买外国发动机的成本。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歼-10战斗机。早期,歼-10使用的是俄罗斯的AL-31发动机,尽管其推力满足需求,但由于AL-31是为双引擎战机设计的,存在轴承抱死的缺陷,导致多架歼-10因发动机故障坠毁。直到涡扇-10国产发动机成功替代AL-31,类似事故才彻底得到解决。中国没有选择依赖外国技术,而是坚持自主研发,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依赖外国产发动机也有其隐患。首先,外方供应商可以轻易地限制发动机的生产与供应,这直接影响到战斗机的生产与部署。美国如果只提供给印度100台发动机,那么印度最多只能生产50架AMCA战斗机;如果未来美印关系恶化,发动机供应一旦中断,印度的战斗机将无法继续作战。

最令人担忧的是,印度未来的战斗机将受到西方发动机的制约。由于西方只向印度提供中等推力发动机,AMCA与TEDBF将只能装备这种发动机,这意味着这些战斗机的性能将无法突破“中型战斗机”这一层次。对于印度来说,尽管它有可能在对邻国的空战中占得一席之地,但如果想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影响力,这些中型战机将无法满足需求。相比之下,中国在研究涡扇-10发动机时,面对的困难与挑战远比印度要多,但正是这些努力,才成就了中国如今的航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