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说到明朝的大转折,万历年间绝对绕不过去。开头那十年,真像打鸡血一样,整个国家都在

说到明朝的大转折,万历年间绝对绕不过去。开头那十年,真像打鸡血一样,整个国家都在往上冲。年幼的朱翊钧当上皇帝,其实一开始啥都听不懂,背后全靠张居正撑着场子。张老师上来没废话,硬是给这摊烂泥巴立了规矩。管官的考核,按绩点算——混日子的直接踢走,加班干活的才留用。

普通百姓最大感受是交税简单多了。原先这个摊那个税,得跑断腿,碰上黑心吏还不知要多交多少。后来“一条鞭法”一推,直接数银子交,一口价,谁也别想使花招。到万历十年,国库都快装不下钱,民间也宽松了不少。

军事上也给力。戚继光和李成梁这俩狠角色,一个防北边蒙古,一个顶南边倭寇,把明朝的脸面都挣回来了。连外敌都服气,主动要求做生意,真有点风生水起那意思。就连农民家里,过年能割上肉,家底厚了不少。

可是好景太短。张居正一死,万历刚成年,立马就不干了。老师管得太严,心里早就憋着火。先把张家整了个底儿掉,曾经的改革也翻篇。最离谱是皇帝直接躺平,几年不上朝,大臣急哭也不当回事,国家没人管,官位缺一大堆。

后头这几十年,就是明摆着的衰败。万历花钱挥霍,无休止地加税、打仗,把老底败光。边疆防线也松了,努尔哈赤蹭蹭冒头,明军惨败萨尔浒,辽东全完。老百姓日子又紧绷起来,民变见缝就钻,读书人光会骂人。 到头来,万历这一朝典型的“前半程加速跑,后半程摆烂”。明朝气数,也差不多在这里被耗尽。上坡路全靠咬牙,下坡路一滑到底,真是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