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年入11亿,北京350年老字号要IPO了

北京企业,在港交所杀疯了。刚刚过去的一个月,背后有百度元老、高瓴、君联等一线资本的海致科技抢先递表,随后主打稳定币概念的宇信科技,也宣布冲击“A+H”双重上市,原本卡在官司上的首钢朗泽,现在也火速重启招股。极智嘉募资27亿港元,刷新北京年内最大IPO。同日,北京通信企业讯众通信亦成功上市,打破该领域在港股上市的稀缺局面。

而就在这股热潮中,有着350年历史的老字号同仁堂也加快动作。近日,据港交所披露,同仁堂医养第三次递表冲刺主板IPO,继续由中金公司独家保荐。追溯时间线,这家由同仁堂集团孵化、聚焦“医养结合”的中医服务平台,距离上一次申报刚好过去6个月。此前,公司曾分别于2024年6月28日和12月31日两度尝试上市,但均因招股书有效期届满未能推进。若成功上市,它将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第4家上市公司,与A股同仁堂、港股同仁堂科技和同仁堂国药并列。

这家公司叫同仁堂医养,主营是中医诊所、互联网医院、养老机构,看起来是服务业,实则是重投入、低利润的慢生意。这已经是它一年内的第三次递表,前两次都因招股书失效而作废。过去三年,靠大规模并购才勉强盈利,2022年还在亏损,2023年勉强盈利,2024年净利润4620万,听起来是不错,但其中1710万来自一次性卖资产。如果真靠主营,利润几乎原地踏步,拿掉这笔,几乎等于白干。换句话说:靠买买买硬撑出一份漂亮表。每次财报“好看”,背后都是买公司、卖资产拼出来的假象,

更麻烦的是,扩张拼的是钱,结果把财务结构拖成了高危。负债率从2021年不到10%,暴涨到2024年的45%。商誉2.63亿,占净资产37%,一旦并购标的爆雷,利润直接归零。至于如今它为什么非得现在上?就两个字:缺钱。因为集团也不想再喂血了。母公司已经有三个上市平台:药品制造的同仁堂,信息化的同仁堂科技,出海的同仁堂国药。唯独缺一个C端入口——就是这个“医养服务”。同仁堂医养的任务,是把“卖药”变成“卖服务”。抓住诊所、抓住养老,抓住用户复购。这正是同仁堂医养的定位:脱离卖药逻辑,进入“卖服务”估值体系,用连锁中医门诊+互联网医院+养老院去绑定用户、制造现金流。

而现在,港股正好对医疗服务态度变了,AI卷疯了,新能源烧不起了,资本开始看重真实业务、有现金流、跑得慢但稳的标的,同仁堂医养,正好卡在这个窗口期。错过了这一次。下一次不一定等得到。所以,这场IPO,不是资本野心,是同仁堂医养,最后的自救。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99
用户16xxx99 1
2025-07-17 23:18
北京烤鸭现在怎么样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