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们可能见证俄罗斯仅有的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退出历史舞台,根据俄罗斯《消息报

我们可能见证俄罗斯仅有的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退出历史舞台,根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11日表示,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俄军唯一现役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消息还透露,该航母目前的维修改造工作均已暂停,后续可能会被拆成废铁。 俄罗斯前海军司令谢尔盖表示,停止维修的的决定是正确的。 如果这一消息被最终确认为执行方案,那么这艘自1991年服役的航母将迎来终局,对于俄罗斯来说,这艘航母对他们一直是鸡肋的存在,航母服役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维修,自2017年至今,这艘航母就一直待在港口处于维护状态。 如今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加剧,大量的军工,人力都将服务于前线战场,普京已经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填补这个窟窿,放下所谓的大国颜面,将其放弃,或许不失为明智之举。 只是俄罗斯如果真的打算拆除这艘航母,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失去大部分远洋作战能力,紧靠剩下的潜艇和驱逐舰,进行远洋作战略显吃力,俄罗斯今后的海面战略将从进攻转为防守,但是俄罗斯漫长的海岸线到时候可能会成为俄罗斯务必头疼的问题。 西边有北约的海军从波罗的海和北极长驱直入,东边日本和美国太平洋舰队虎视眈眈,俄罗斯到时恐怕面临首尾难顾的尴尬局面。 说起来,这艘航母的命运早就写满了无奈。1991年刚服役时,苏联留下的造船工业还能勉强支撑,可这些年修修补补的账单早就堆成了山。2018年那把船坞大火烧掉了3000平方米甲板,2019年浮动船坞沉没又砸出个大洞,每次维修都像在给漏水的桶补窟窿,钱花了不少,战斗力却没见涨多少。 现在前线每天都在烧钱,炮弹、导弹、装甲车哪个不需要真金白银?上个月俄军刚宣布增加5000亿卢布军费,全都得往乌克兰战场填。这时候再把钱砸给一艘常年趴窝的航母,确实不现实。前海军司令谢尔盖说这是“正确决定”,背后藏着多少咬牙跺脚的权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但放弃航母的代价,绝不止少了一艘大船那么简单。去年北约在波罗的海搞联合军演,12国舰队抵近圣彼得堡海域,那会儿库兹涅佐夫号还在船坞里,俄军只能派护卫舰硬撑场面。东边更不消说,日本借着“北方四岛”争议不断扩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常年在鄂霍次克海游弋,没有航母编队制衡,这些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有人说俄罗斯还有核潜艇,确实,北风之神级潜艇能把核弹头发射到任何角落,但核潜艇是战略威慑的底牌,总不能天天拿出来巡逻吧?远洋护航、人道救援、展示存在,这些活儿还得靠航母。去年黑海粮食协议谈判时,要是库兹涅佐夫号能正常出动,俄罗斯在谈判桌上的底气恐怕会足得多。 更现实的是,拆船都可能拆出麻烦。这艘航母满载排水量6.7万吨,光是拆解就需要专门的船坞和至少2000名技术工人。俄罗斯现在能挑大梁的造船厂就那么几家,黑海造船厂早就归了乌克兰,北方造船厂的人手全在赶制护卫舰,哪有闲工夫伺候这个“大家伙”?说不定最后还得找土耳其或者印度的公司帮忙,这脸丢得可就更大了。 说到底,这不是俄罗斯想不想当海洋大国的问题,是现实逼着他们做减法。从苏联时期的8艘航母,到如今连一艘都留不住,这背后是造船工业的崩塌,是经济实力的缩水,也是国际格局的残酷洗牌。或许若干年后,历史学家会说,2023年放弃库兹涅佐夫号,是俄罗斯从海洋霸权向区域防御转型的转折点,但对当下的俄军来说,这更像是一场不得不吞下的苦果。 至于那些说“俄罗斯从此沦为二流海军”的论调,倒也未必。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光是那支核潜艇部队就足够让任何对手忌惮。只是没有了航母这个移动的“海上堡垒”,俄罗斯想再像2015年那样,派舰队远赴叙利亚参战,恐怕就得掂量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