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4亿的美国院士,却顶风为中国造芯片!“芯片女王”苏姿丰当时引发无数美国人质疑,甚至被美媒怒斥通敌,那身价突破10亿美元的苏姿丰,为何始终将目光投向中国?
首先,中国市场对AMD来说太重要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也是AMD的第二大市场。2024年,AMD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62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24% 以上。苏姿丰深知,失去中国市场,AMD将失去重要的增长引擎。
为了抓住中国市场的机遇,苏姿丰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她在中国投建了多个研发中心和AI卓越中心,目前有超过4000名工程师在AMD中国分公司工作。AMD还与联想、华硕等中国厂商合作,推出了多款针对中国市场的AI PC处理器,如锐龙8040系列和锐龙8000G系列。这些处理器在算力性能上较前代提升约60%,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此外,AMD还积极参与中国的AI生态建设。苏姿丰宣布成立“AMD中国AI应用创新联盟”,目前成员已超过100家,包括腾讯元宝、百川智能、钉钉等知名企业。联盟的目标是推动AI技术在中国的本地化应用,让AI真正落地到千行百业。
然而,苏姿丰的这些举措在美国引发了争议。美国媒体质疑她将美国的先进技术泄露给中国,甚至怒斥她“通敌”。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打压日益升级,AMD也受到了波及。
2025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限制AMD的MI308芯片及其同类产品出口到中国。这一政策预计将给AMD带来8亿美元的额外费用。面对压力,苏姿丰没有退缩,而是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她表示,AMD将申请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证,并继续优化产品体系,推出符合监管要求的芯片,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苏姿丰之所以如此坚持,除了经济利益的考量,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她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50年最重要的技术,而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速度惊人。AMD只有深度参与中国的AI生态建设,才能在全球AI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苏姿丰的决策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美国政府的出口限制、媒体的质疑、股东的压力,都是她需要面对的挑战。但她始终坚信,AMD与中国的合作是双赢的。中国市场的需求推动了AMD的技术创新,而AMD的技术也帮助中国提升了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
苏姿丰的故事,折射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复杂格局。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企业既要遵守本国的法律法规,又要抓住中国市场的机遇。苏姿丰用她的智慧和勇气,为AMD在中美之间找到了一条平衡发展的道路。她的选择,或许能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些启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