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当了四年美国总统,就骗了中国四年,表面看着一副“友好合作”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是“口蜜腹剑”!嘴上各种承诺,什么不搞“新冷战”,不干涉中国体制,不支持“台湾独立”,可结果呢?实际做的全是对着干的事。 不少人看着拜登上台时承诺要避免冲突升级、稳定两国关系,还以为中美会迎来新一轮的缓和,这四年美国政府不仅延续了前任的一些策略,还在贸易、科技、军备、外交等多个方面加码,使得博弈变得更复杂。 两国在世界舞台的直接较量不但没有减少,甚至扩展到了更多领域,曾经期待的“新常态”,如今变成了你争我赶的“新对抗”。 最突出的就是台湾问题,台湾的局势本就敏感美国却不断出手,从增加对台军售到提升美台军事交流,动作是一个接一个,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批准出口的高端防空系统、反舰武器等新装备,使得台湾军力得到明显提升。 美国自己给出的理由是“保证地区稳定”,实际上岛内有不少声音都担心,过度依靠外部支持会让台湾变成大国竞争的棋子,拜登本人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表示,台海有事美国会协助台湾,这种表态也被地区一些国家视作局势进一步升级的信号。 这样的政策正挤压中美两国就台湾问题沟通和对话的空间,让台海和平更加难以保障。 美国这几年对中国的限制措施一轮接一轮,最典型的就是芯片、高端设备等科技出口的管控不断升级,还专门联合了日本、荷兰等国家和企业,一起限制中国获得核心技术,美国一边打着维护本国产业安全的旗号,一边压缩中国的科技发展空间。 可产业链全球一体化已经很深,这种分割和脱钩带来的后果,就是双方企业都遇到不少麻烦,据美国芯片巨头高层表示,过度严格的出口政策,直接导致供应链紧张,创新成本上涨,企业利润承压。 中国方面也加快自主研发,进一步推进科技本土化,结果不仅没有一方能独占优势,反而让国际科技行业整体承受更多不确定性,这种“互相消耗”的局面,早已让很多专家和业内人士担忧。 美国极力拉拢盟友,提升对中国的战略防线,美国不止一次联合欧洲、亚太等国家,以各种会议和联合声明对中国施压,南海等热点地区还会有联合军演,美军舰和飞机的活动也变得频繁,外界都看得出来。 美国的“联盟策略”名为防守,实则想构筑一个层层包围中国的环境,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盟友都愿意百分百和美国步调一致,像法国、德国等国家在一些国际经济、气候事务上仍在寻求跟中国合作,大家的利益诉求各有不同,合作与拉锯并存,这种复杂关系显得更微妙。 美国刹不住的对抗措施,看似能暂时稳住阵脚,却也在把国际秩序推向更多摩擦和冲突,中美这场较量,已远远超出两个国家的得失,而是全球共同面对的考验,大家最终还是希望两国能保持理性,为世界留出更多对话与调整的空间而不是陷进一场你输我也损的博弈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