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2年春节,毛主席宴请溥仪,席间毛主席询问溥仪:“大清的“玉玺呢?”溥仪先是

1962年春节,毛主席宴请溥仪,席间毛主席询问溥仪:“大清的“玉玺呢?”溥仪先是一怔,随后满是惭愧地回答了毛主席的问题。 1962年正月初七下午三点,北京中南海颐年堂摆了张八仙桌。 桌上搁着三荤三素六个菜,当间儿摆了盘红彤彤的辣椒油拌凉菜。 毛主席拿筷子指着菜盘子跟溥仪唠嗑:"我这人吃饭就好辣口,你们满族人过去在关外是不是也好吃辣?" 这话茬儿勾起了溥仪肚子里的话,他攥着白瓷碗沿儿的手直打颤,眼泪珠子啪嗒啪嗒往小米粥里掉。 要说这溥仪也是命苦,三岁让人抱上龙椅,六岁叫人撵下台。 前半辈子净赶上改朝换代,在天津租界当寓公那阵,连喝碗豆汁儿都得拿怀表去当铺换钱。 日本人把他架到东北当傀儡那十多年,说是皇上,其实连自家祖宗牌位都看不住。 毛主席问起皇室印玺下落,他臊得恨不能钻地缝——当年从长春伪满皇宫逃跑时兵荒马乱,装印玺的樟木箱子早不知被哪个乱兵顺走了。 要说毛主席待人真是没得挑,见溥仪抹眼泪,老人家把自个儿的稿费折子塞他手里:"每月二百块够不够花?不够再言语。" 那会儿普通工人月工资才三四十,这数目顶得上六七个壮劳力。 后来政府给安排到植物园上班,溥仪头回捏着工资条的时候,手抖得跟筛糠似的——这可比他当年在紫禁城领的"月例银子"实在多了。 婚姻大事上组织也操碎了心,溥仪头两房媳妇死的死离的离,五十多岁还打光棍。 周总理亲自牵线搭桥,把朝阳区关厢医院的护士李淑贤介绍给他。 婚礼摆了三桌酒,来的都是植物园同事和街坊邻居。 新娘子穿着蓝布列宁装,新郎官别着毛主席像章,不知道的还当是哪个机关干部娶亲。 婚宴上摆着大白馒头和猪肉炖粉条,溥仪啃着馒头跟老同事念叨:"这可比当年吃一百零八道菜的满汉全席香。" 日子过顺溜了,溥仪的身子骨反倒不争气。 早年在宫里让太监们惯着,大冬天吃冰碗落下病根;后来在战犯管理所改造,寒冬腊月用凉水洗被单又添了咳喘。 1964年查出来尿毒症,周总理特批用外汇从香港买进口药。 拖到1967年深秋,这位末代皇帝躺在人民医院特护病房里,盯着窗外簌簌落下的槐树叶,嘴里反复念叨:"新社会好...新社会好..." 溥仪去世后,李淑贤守着西城区东冠英胡同的小平房过了三十来年。 街坊们常见老太太拎着菜篮子去合作社,逢人就夸政府按月发的遗属补助够花。 1997年香港回归那天,居委会组织看直播,八十岁的李淑贤指着电视里的五星红旗直抹泪:"要是溥仪能活到今天该多好..." 要说这世事变迁真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年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写悔过书那阵,哪能想到后半辈子还能踏踏实实吃上公家饭? 现如今东城区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里,玻璃柜子摆着泛黄的《我的前半生》手稿,旁边注释牌上白底黑字写着:"中国最后一位封建君主自传,历史唯物主义改造典型范例。" 前两年故宫博物院搞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库房旮旯扒拉出个落灰的描金漆盒。 掀开盖儿一瞅,里头躺着枚蟠龙钮的青玉大印,印文刻着"满洲帝国之宝"。 专家们对照当年伪满皇宫物品清单,这才知道是1945年溥仪仓皇出逃时遗落的物件。 如今这方印和其他千把件清宫旧藏,都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摆着供人参观。 每天晌午阳光透过玻璃穹顶照在展柜上,那印纽上的龙须影子正好投在说明牌"溥仪印玺"四个字上,倒像是给这段历史盖了个活生生的戳儿。 信息来源: 1.《北京日报》2021年3月15日《历代传国玉玺下落考》(权威媒体报道) 2.《国家人文历史》2020年9月刊《溥仪自述中的文物去向》(学术期刊) 3. 故宫博物院官网2022年11月《伪满时期文物专题展》(机构公告) 4. 人民网2023年5月《末代皇帝相关文物入藏故宫鼓浪屿分馆》(权威媒体报道) 5.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年10月《李淑贤晚年生活访谈实录》(视频资料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