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大军阀段祺瑞酷爱下棋,曾经因为输给11岁小孩,气的他拂袖而去,而这小孩却在第二天找上他,问他说好的100块大洋还给不给? 事情发生在1919年一个晌午。段府门房带进来一个瘦不啦叽的小男孩,十岁出头,穿着打补丁的青布褂子,眼睛倒是透着一股机灵劲。有人认出他是早年在茶楼摆棋摊的“吴家小子”,听说他爹是个棋师,不久前病故了,家里揭不开锅,这才托人来段府碰碰运气。 段祺瑞一听是个娃娃,要来对弈,笑着摆了摆手:“来,让他试试。”可棋才下了二十手,他就坐不住了。 这孩子落子如飞,招招狠辣,棋风凶得像小狼崽子,直往棋眼上捅。段大帅脸都黑了,汗顺着脖子往下滴,那颗他最爱的黑玉棋子在指间转得咯吱响。到中盘时,小孩硬生生切断了他的棋路,黑子满盘像割喉的鸡,扑腾也扑腾不起来。 段祺瑞一拍棋盘,棋子飞了一地,起身拂袖而去。满屋子的棋手大气不敢出,眼看着大帅军靴踏得青砖地咚咚响,全府都紧张得像要打仗似的。 第二天大清早,还没开门呢,就见那小孩蹲在台阶上,冻得鼻涕直流,一见门房就问:“段大人许我的一百块现大洋还给不给?” 话一传进屋,段祺瑞差点没被小米粥呛死。他琢磨了半天,竟然真的吩咐账房给了钱,还多给了二十块,说是“压惊钱”。 别人怕他这个大帅,唯独这个孩子不怕。吴清源——这就是那孩子的名字,后来天天来下棋,不管段大帅输赢,从不肯让子。段祺瑞起初还气,后来却越输越有滋味,还把日本领事送的象牙棋子赏给了他。旁人羡慕得眼红,吴清源却嘟囔着:“这白子不够透亮。” 几年后,吴清源已经长成清秀少年,1924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段府设擂台。吴清源一人连挑三位日本七段高手,最后一局杀到掌灯时分,硬是逼得对手认输,日本领事当场说要带他回东京培养。 段祺瑞不但没拦,反而掏出五百大洋当盘缠,还拍着他的肩膀叮嘱一句:“到了东洋,别给咱中国人丢脸!” 1928年,吴清源赴日,正式踏上棋坛之路。几年后,他在《棋道》杂志上大胜本因坊秀哉的对局登上封面,传回国时,段祺瑞已经隐居天津。他戴着老花镜看了半宿棋谱,第二天就让人把珍藏的围棋子送去当铺,说要给“徒弟”寄生活费。 1933年,吴清源升到七段,有记者问他最感谢谁,他提笔写下三个字:“段合肥。”段祺瑞是合肥人,这一笔,写尽了旧情。 三年后,段祺瑞病逝上海。吴清源托人送来一副墨玉棋盘作别,段府收拾遗物时,竟在他枕边发现一张旧棋谱——正是当年那一局小孩赢老帅的对弈,纸角都被翻得起毛了。 多年后,吴清源在日本被尊为“昭和棋圣”,接受采访时说:“段公输棋爱摔子,但从不赖账。他教我两件事:棋盘上要狠,棋盘外要信。” 这话传到台湾,几个当年段府的老棋手聚在茶馆里,有个白胡子一拍大腿乐了:“敢情咱大帅那臭棋篓子,倒篓出个棋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