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初春三月,美国中情局将一张高空侦察照片呈送至赫鲁晓夫案头——在五万英尺的苍穹之上,美方镜头竟清晰捕捉到这位苏联领导人挥杆时飞出的两颗高尔夫球。克里姆林宫顿时雷霆震怒,赫鲁晓夫拍案痛斥国防部长:"我们的防空系统形同虚设!立即把那些在头顶耀武扬威的美国佬给我轰下来!" 【消息源自:俄罗斯联邦安全局2003年解密的"高空猎手行动"档案,美国国家档案馆藏《U-2项目技术报告》,鲍尔斯回忆录《Operation Overflight》,苏联防空部队作战日志】 1960年五一劳动节的清晨,巴基斯坦白沙瓦空军基地的地勤穆罕默德正用扳手敲打着U-2侦察机的起落架。这个留着大胡子的机械师哼着普什图民谣,谁都没注意到他袖口藏着的小型锉刀。"轴承有点松动,需要紧急处理。"他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对美军监督官喊道,顺手抹了把脸上的机油。监督官皱着眉头看了眼手表:"给你二十分钟,鲍尔斯上尉马上就要起飞。" 此时驾驶舱里的弗朗西斯·鲍尔斯正往飞行服里塞苏联卢布——中情局发的"买路钱",万一坠机好歹能贿赂当地人。这位王牌飞行员瞥见机械师钻进了机腹检修口,但没在意。毕竟过去四年,这些美国造的"空中幽灵"在苏联领空来去自如,最危险的情况不过是遭遇气流颠簸。 穆罕默德在昏暗的检修舱里动作飞快。这个所谓的巴基斯坦人其实是克格勃特工加兹尼,他掏出提前准备好的劣质轴承,替换了高度计关键部件。"美国人永远想不到,"他后来在审讯记录里回忆,"我们把钛合金轴承换成掺了杂质的仿制品,就像往威士忌里兑水。"这个精巧的陷阱会让仪表显示比实际高度多出三千米,足以把飞机骗进苏联导弹的射程。 莫斯科时间早上六点十五分,鲍尔斯驾驶的U-2越过阿富汗边境。机舱里高度计的指针稳稳指向两万七千米,实际飞机却在两万四千米高度巡航——正好是苏联新型萨姆-2导弹的最佳猎杀区间。地面雷达站的操作员突然瞪大眼睛:"报告!有只笨鸟闯进捕网了!"整个苏联防空指挥链瞬间激活。 赫鲁晓夫在别墅接到电话时,正往黑面包上抹鱼子酱。"终于等到这天了。"他扔掉餐刀,红着脸对国防部长吼道:"给我把那架该死的苍蝇拍下来!要活的!"此时鲍尔斯还浑然不觉,甚至悠闲地拍了张云层照片。直到九点零七分,十四道白烟突然从地面窜起,他才意识到自己成了猎物。 "见鬼!"鲍尔斯猛拉操纵杆时,仪表盘显示的高度明明还在安全区域。第三枚导弹直接撕碎了尾翼,他在昏迷前最后看到的,是高度计指针像抽风似的疯狂摆动。降落伞飘落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麦田里时,集体农庄的拖拉机手们举着草叉围了上来。"同志,你们美国人也过劳动节吗?"有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用英语问道。 华盛顿方面起初还想嘴硬,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新闻秘书信誓旦旦说那是"迷路的气象飞机"。直到赫鲁晓夫在联合国掏出U-2拍摄的导弹基地照片,还现场播放了鲍尔斯认罪的录音。"要不要看看你们飞行员兜里的卢布?"苏联领导人掏出一把钞票摔在桌上,记者们哄抢时差点打翻讲台。 这场闹剧最终以1962年柏林的一座桥上收场。美苏双方在晨雾中交换了人质:憔悴的鲍尔斯换回了苏联间谍之王阿贝尔。当两国代表完成签字转身离去时,没人注意到桥墩阴影里有个穿风衣的男子——那是刚获得列宁勋章的加兹尼,他望着鲍尔斯远去的背影,轻轻说了句:"下次记得检查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