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283年,忽必烈下了一道斩立决的诏令,处死47岁宋末忠臣文天祥。在元大都,他被

1283年,忽必烈下了一道斩立决的诏令,处死47岁宋末忠臣文天祥。在元大都,他被刽子手一刀砍下脑袋。看到文天祥身首异处,妻子欧阳氏厉声痛哭,颤颤巍巍摸出衣袖纸张一看,当晚悬梁自尽。

1259年,忽必烈带领元兵势如破竹般攻入大宋边界。时任宁海军节度使判官的文天祥心急如焚,再三提出出兵应战的请求,哪知,包括宋理宗乃至朝堂上下却纷纷听从于董宋臣的迁都建议,总之就是不肯出兵迎战元军。

于是,文天祥再次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宋理宗看都不看直接回绝。文天祥怒朝堂上下人心涣散,一气之下就罢免了自己的官职,提前“告老返乡”去了。回到家乡后,文天祥不顾众人反对,散尽家财,继续坚持抗元活动。越来越多的爱国义士慕名而来,投身到文天祥的抗元队伍中。

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岭战败,不幸被元军捕获。忽必烈想尽各种办法对其劝降。

那年深冬,元大都的牢房里飘着马粪味。文天祥攥着女儿柳娘托人送来的信笺,纸角还沾着御膳房的油渍——这信怕是女儿刷碗时偷写的。

信上说母亲欧阳氏在浣衣局冻掉了三根手指,妹妹环娘被赐给蒙古王爷当洗脚婢。他把信纸叠成纸鸢塞进墙缝,转头对劝降的汉臣笑道:"劳烦转告大汗,文某的骨头比燕山雪还硬。"

刑场上的青石板还带着霜,欧阳氏跪着给丈夫缝合头颅时,发现他后颈有块烫疤——那是三年前狱卒用烙铁逼他写降书留下的。

针线穿过皮肉的声音像极了当年他们新婚夜剪喜烛的响动,那时文天祥握着她的手说:"天下太平之日,我带你走遍大宋山河。"如今山河破碎,她缝完最后一针,突然笑出声:"相公你看,咱俩终于能回家了。"

欧阳氏自缢用的白绫,原是文天祥中状元时皇帝赏的缠腰玉带。那夜北风卷着《正气歌》的残页掠过元皇宫,值夜的蒙古侍卫听见女人哼着江南小调,调子竟和文天祥临刑前唱的《酹江月》一模一样。第二天宫人发现,浣衣局所有汉人奴婢的衣襟里都缝着半句诗,拼起来正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讽刺的是二十年后,元仁宗追封文天祥为"忠烈侯",赐他过继子文升官至集贤院大学士。文升接旨那日,把圣旨垫在母亲欧阳氏的牌位下,牌位底下压着半块带血的手帕——帕角绣着"适"字,正是文天祥教长子文道生认的第一个字。道生十九岁死在抗元路上时,手里还攥着这块帕子。

如今西湖岳王庙旁有座无名坟,守墓人说下雨天能听见男女对诵《过零丁洋》的声音。坟头不长草,却年年开出几簇野菊,花瓣上总凝着水珠,像极了欧阳氏缝丈夫头颅时掉在青石板上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