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七成考生被迫弃考!江浙沪独女全职考公真相揭开,普通人看清现实

当下考公的难度毕业生们心知肚明,家长却未必了解的清清楚楚,实际上对于考公的难度,很多家长不理解的点在于:不就是一场简单的

当下考公的难度毕业生们心知肚明,家长却未必了解的清清楚楚,实际上对于考公的难度,很多家长不理解的点在于:不就是一场简单的考试吗?自己家孩子连高考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考试是努力做不到的?

而考公的难度就在于此,岗位的有限和众多报考人数的对比,让考公上岸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热门岗位的招聘人数只有个位数,甚至只是“1”,而报考人数成百上千,甚至能达到五位数,这也就意味着考生需要和这么多人去竞争,努力让自己成为那个“第一名”,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们来说,考公只能是一种尝试,而不能是“执念”,如果趁着应届生的身份没能考上的话,多数普通人都不会继续备考了,而是转头先找一份工作,以后有机会再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可心无旁骛地备考尚且有有很大的失败风险,在职备考上岸的几率,就更加渺茫了。

七成考生被迫弃考!江浙沪独女全职考公真相揭开

数据表明,应届考公失败后,约七成的考生被迫弃考,原因不是自己不想考,而是现实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低头,不工作、只备考虽然上岸的概率更大,但也同时意味着父母要支撑自己备考期间的支出,普通家庭的父母基本上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即便有这个能力,也没有承担风险的勇气。

和普通家庭的子女对比惨烈的,是江浙沪独女全职考公的现状,所谓“全职考公”其实也是相对“在职考公”而言的,指的是那些完全不工作,靠着家里提供经济支持,全心全意备考公务员的人群。

而江浙沪独女成为全职备考的主力军,其实并不意外,一方面江浙沪独女的经济条件深入人心,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点是,对于这种家庭经济条件优渥的子女,他们其实根本不需要一份工作去养活自己,工作对于她们而言,更像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消遣”,和身份与地位层面的加分项。

于是江浙沪地区多数条件优渥的父母,会选择全力支持自己的女儿“全职考公”,她们或许已经毕业好几年了,但却没有做过任何一份工作,或者说对于现阶段的她们而言,考公复习就是她们全部的工作。

而经济上的富足,让她们有更多的试错成本,如果对一个岗位感兴趣的话,理论上她们可以每年坚持报考同一个岗位,失败了也不要紧,明年继续就可以了,这样的生活直到考上为止,或者超过报考的年龄界限为止。

普通家庭和江浙沪独生子女家庭,考公的差距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普通家庭的毕业生在选择考公的那一刻开始,铺天盖地而来的先是压力,其次才是动力,这种压力不仅来源于考公的难度,更多的是担心自己考不上、白白浪费一年时间,而自己的家庭又没有给自己兜底的实力。

而江浙沪独女全职备考公务员的真相就是,她们不仅有十几年的试错成本,甚至连备考的过程也是毫无压力的,父母固然对子女进入体制内充满向往,但真的考不上也无关痛痒,言外之意,普通家庭的考生考公是孤注一掷,而江浙沪独女考公不过是锦上添花。

随着江浙沪独女全职考公真相揭开,普通家庭的考生也逐渐看清了现实,其实江浙沪独女考公上岸的概率,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高,这不仅是因为试错成本的问题,其实江浙沪独女的备考质量和备考周期和普通考生就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普通人考公,应届生在网上搜集着盗版的网课资源,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笔试上,且备考周期只有一年,再多就无法承担失败的风险了;而江浙沪独女在备考公务员时,可以不计成本地选择正规的辅导机构,享受高水平名师的指导,而且机构针对这类考生制定的都是长期的培养计划,一般为3—5年,也就是说,她们备考的完整度和专业度,也是普通考生无法比拟的,可见有些赛道,真不是努力就能决定一切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

-RAtDotL-
-RAtDotL- 42
2025-03-18 06:53
最难的自己是背景中的三无人员(钱,权,势)[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老周2627026 回复 03-22 19:59
不大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社会在进步,高考公考是现代社会较为难能可贵的闪光点,我朋友的儿子985名校文科生,一般平民的孩子,没关系也没钱埔路,以双第一考上了。

摄绘大叔 回复 04-23 23:02
最难的是你自己没能力还不肯吃苦,却天天抱怨命运不公平。

用户16xxx41
用户16xxx41 27
2025-03-18 07:19
你把江浙沪说成天堂了,没有这么轻松的,同样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埋头苦干

用户10xxx94 回复 05-04 18:43
从小到大都没觉得江浙沪富,路上都是坑坑洼洼,直到我去了云贵地区转了一圈

花椒大料
花椒大料 14
2025-03-18 12:33
不考公没别的办法。我的两个孩子都学历低,很难就业,只能考个公务员上班,挣几千块钱老实过日子。

老周2627026 回复 03-22 12:25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知人善任,方为上策,条条道路通罗马,是什么材,做什么料,顺势而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用户10xxx23 回复 03-19 07:27
也别灰心,穷是穷了点,但好在还稳定点。

老周2627026
老周2627026 13
2025-03-22 12:22
一般地说,天资聪颖十记忆力相当好十努力学习,才有望考上!不是靠全力拼搏就能上岸的。
dgpailjp
dgpailjp 11
2025-03-18 13:42
首先上岸的总是极少数。第二考公最好上岸的是当年的应届生身份。第三体制内工作不轻松作,绝大多数人这辈子能一眼望到头。第四青春总是短暂,多考几年没上岸难免出现心理问题。即然不缺钱何不找份自己喜欢的事干着。
恬淡适己
恬淡适己 10
2025-03-18 14:50
主要是家里不需要她们去赚钱养家,更可以没有压力的承担她们日常花费。所以上岸是目标,就业是选项
挺好的青春就快消费完了
挺好的青春就快消费完了 9
2025-03-19 21:31
胡说八道。我自己的娃就是考公上岸的,22年,国考省考双进面。因疫情,国考面试延到省考之后,考公全程我们父母都没介入。内在的竞争力才是最主要的,和家境不是强相关。
2022
2022 7
2025-03-20 11:20
不论什么因素,综合实力强,才是上岸的关键!
老周2627026
老周2627026 6
2025-03-22 19:08
考公要有考公的料,如上所述,还要思维敏捷,能说会道,不然,即使笔试第一,按三人取一人之规则,面试的面对众面包官,纪监委,录音录象,无所适从,不能训练有素面无惧色,也会败下阵来!

不安静 回复 04-24 06:30
面试也有培训班,也是全程模拟,年轻人经历不用超过5次,90%以上都没问题!如果感觉还是不行,那就去营销类的公司学习一下,把羞耻心和胆怯心完全消灭!这样99%的学生,只要是笔试储备知识量够,都没问题了!出来各个都是人精,[笑着哭]

用户94xxx56
用户94xxx56 6
2025-04-18 11:06
考公需要改革,不设门槛,进入公务员候补站,按专业和顺序递补。不得人为选择

摄绘大叔 回复 04-23 23:04
你以为体制内是垃圾回收站??

xiaoming
xiaoming 5
2025-04-18 06:42
你能确保你4次就一定考上公务员,即使笔试过了你能确保你面试一定过,为什么欧美日韩报考公务员人数如此之少,而我们且一窝蜂呢?
老周2627026
老周2627026 4
2025-03-22 19:10
更正,面包应为面试。
1111
1111 4
2025-05-04 11:42
真应该严格执行劳动法了,提高打工者的地位。这样既能提高就业率,也能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进而带动国内消费。否则,即使在华为工作,也不过是高智商的牛马,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才会选择考公,毕竟稍微有点经济基础的人,谁也不想去当牛马。
ofcourse
ofcourse 3
2025-03-20 18:19
江浙沪也有穷的 中西部也有富的
CJ
CJ 3
2025-03-29 19:55
我当年就是边在超市当保安,边考,考不了城市就考县城啊[吃瓜]
❤️抉择
❤️抉择 3
2025-04-18 10:45
拼爹时代而已

摄绘大叔 回复 04-23 23:05
那你回家揍你爹一顿,为啥他那么不争气。

用户10xxx55
用户10xxx55 2
2025-04-09 10:05
没关系考屁
用户10xxx24
用户10xxx24 2
2025-05-03 13:17
为什么考公就不能限制次数
网上邻居
网上邻居 1
2025-03-24 14:44
考公就应该让家境富裕不缺钱的人去考,把工资锁死在一千块一个月,
我是新手
我是新手 1
2025-04-13 10:01
这个简单,禁止四次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