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1年,苏联飞船返回地球,打开舱门却发现三名宇航员已经死亡

1971年,苏联搞了个大动作,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还派了三名宇航员上去住了22天。这事儿创下了人类

1971年,苏联搞了个大动作,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还派了三名宇航员上去住了22天。

这事儿创下了人类在太空待得最久的纪录,苏联人觉得自己特别有面子。

可谁也没想到,这任务最后变成了悲剧:飞船回到地球,地面人员兴冲冲地打开舱门一看,三名宇航员全没了气息。

太空竞赛

那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打得热火朝天。美国那边1969年登月成功,把苏联比下去了,苏联不甘示弱,决定换个路子玩——搞空间站。他们觉得,登月是美国的主场,但空间站这块儿他们能抢先一步,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

1971年4月19日,礼炮1号空间站发射成功。这玩意儿是个大筒子,长20米,直径4米,里面有100立方米的空间,能住人,能干活儿。苏联的目标很明确:让宇航员上去住一阵子,做实验,测试长期在太空生活的可能性。

不过,第一次尝试对接礼炮1号的联盟10号任务没搞成,飞船对接系统出了问题,宇航员压根儿没进去。这下压力全到联盟11号身上了,必须成功。

联盟11号的三个宇航员分别是格奥尔基·多布罗沃尔斯基、弗拉迪斯拉夫·沃尔科夫和维克多·帕查耶夫,这仨人可不是随便挑的,各有各的本事。

多布罗沃尔斯基生在乌克兰敖德萨,那会儿正赶上二战,他小时候日子不好过,长大后进了苏联空军,开战斗机,技术很硬。

1963年被挑中当宇航员,训练了好几年,跳伞、野外生存、模拟太空环境,啥都干过。

虽然联盟11号之前他没上过太空,但领导觉得他沉稳能干,就让他当了指挥官。他家里有老婆和俩孩子,算是挺顾家的那种人。

沃尔科夫1935年生在莫斯科,他是个工程师出身的平民,不是军人,学的是技术活儿。1966年当上宇航员,还飞过一次联盟7号,攒了不少经验。联盟11号里他负责飞船的技术操作,是个飞行工程师。

帕查耶夫1933年出生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他也是工程师,还懂物理,1968年才当上宇航员,联盟11号是他头一回上太空。

他对科学实验特别上心,任务里主要管实验设备。他家里有老婆和俩孩子,听说他平时挺喜欢钻研东西的。

这三个人,一个空军老兵,两个技术宅,凑一块儿正好能把任务干好。苏联当时选人挺讲究,既要技术过硬,还得心理素质强。

22天的太空生活

1971年,联盟11号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飞船挺争气,第二天6月7日就顺利跟礼炮1号对接上了。

宇航员一进去,发现里面有点儿烟味,通风系统有点问题。他们没慌,赶紧修好,然后开始干活儿。

他们得盯着自己的身体,看看失重对人啥影响,心跳、血压啥的都得记下来。他们还种了点植物,比如大白菜和洋葱,看看太空里能不能长东西。

拿相机和仪器拍地球,研究天气、资源啥的。这对农业和资源管理挺有用的。

用望远镜和光谱仪看星星、行星,帕查耶夫在这块儿特别卖力,搞了不少数据。

除了实验,他们还得管空间站的日常维护,检查设备、修修补补啥的。每天跟地面联系,汇报情况,还上了苏联电视,给老百姓讲讲太空啥样。他们还打破了联盟9号18天的纪录,成了当时在太空待得最久的人。

生活上,他们也有规律。空间站里有住的地方、厨房、厕所,还有跑步机让他们锻炼,免得肌肉萎缩。

不过,日子也不是完全顺。刚进去那会儿烟味儿就够呛,第11天还起了个小火,是仪器过热弄的。

他们赶紧灭了,没酿成大祸,但心里肯定有点儿压力。

到6月29日,任务差不多完成了,他们收拾好实验数据和样本,准备回地球。

飞船里的致命失误

当天,宇航员从礼炮1号回到联盟11号飞船,脱离对接,开始返回。飞船先做了减速燃烧,进入大气层,然后扔掉服务舱,再把下降舱和轨道舱分开。

这一步本来挺正常,但问题就出在这儿。

下降舱和轨道舱分开时,用的爆炸螺栓按理说应该一个一个炸开,结果这回全一块儿炸了。震动太大,把一个呼吸通风阀门给震开了。

这个阀门本来是等飞船落地后打开,让外面空气进来平衡压力。可它在太空里就开了,舱里的空气“嗖”一下全跑出去,等于把宇航员扔进了真空。

他们仨没穿压力服,因为当时苏联觉得发射和返回这么短时间没啥大事儿,不用穿。阀门一开,压力哗哗掉,他们反应倒是快,想手动关上,可阀门位置不好够,减压又太猛,40秒不到就全晕过去了,没多久就憋死了。

飞船倒没啥问题,自动程序继续跑,最后稳稳落在哈萨克斯坦草原上。地面回收队跑过去,打开舱门一看,人都没了,坐那儿一动不动。

调查结果,设计缺陷暴露

这事儿一出,苏联上下都炸了锅,赶紧组了个调查组,由大科学家姆斯季斯拉夫·凯尔迪什带队。

他们把飞船翻了个底朝天,查数据、看设计,最后弄明白了。

问题出在爆炸螺栓和那个阀门上。螺栓一块儿炸开的冲击力,阀门压根儿没设计好,扛不住这劲儿。飞船里没压力服,宇航员又没啥防护措施,等于一点儿活路都没留。

数据还显示,宇航员临死前挣扎过,尤其是帕查耶夫,心跳记录能看出他试着去关阀门,可惜没来得及。这细节听着挺揪心的,他们真尽力了。

这事故把苏联航天计划打了个措手不及,载人飞行直接停了快两年。他们痛定思痛,做了好几个大改动。

原来三个人挤一块儿,没地儿穿压力服。

改成两个人后,能穿上装备了。弄了个叫Sokol-K的压力服,发射和返回时穿上,减压也不怕了。阀门、螺栓这些关键零件全重新弄了一遍,结实多了。

这些改动效果挺好,1973年联盟12号飞了一趟,证明新设计没问题。后来联盟飞船成了航天史上最靠谱的家伙,飞了几十年都没啥大毛病。

联盟11号这事儿不光震了苏联,全世界都盯着呢。

太空探索风险大,这回算是给所有人敲了个警钟。美国那边也悼念了一番,国际上开始聊怎么让太空更安全。

后来1975年,美苏搞了个阿波罗-联盟测试项目,两国飞船在太空对接,算是冷战里难得的合作。这背后也有联盟11号的影子,大家都明白,安全得一块儿弄。

苏联自己也没停下来,后面搞了礼炮系列,还弄了个更大的“和平号”空间站,最后还跟美国他们一块儿建了国际空间站。联盟11号的教训算是没白费。

多布罗沃尔斯基、沃尔科夫和帕查耶夫仨人的名字刻在了不少地方。月球上有以他们命名的陨石坑,冥王星上有叫“联盟丘”的地形。

美国阿波罗15号还在月球上放了个牌子,上面也有他们的名字。

在俄罗斯,他们是英雄。莫斯科有雕像,拜科努尔有博物馆,他们的事儿老少都知道。家里人也得了不少荣誉,国家没忘了这帮人。

联盟11号这任务挺牛的,开了空间站的先河,让人类在太空待得更久成了可能。可它也提醒咱们,太空不是闹着玩儿的,一点儿小错都能要命。这三位宇航员挺了不起,拿命换来了后来的安全。

现在人类又在憋着劲儿回月球、去火星,联盟11号的事儿得老记着。技术得更扎实,安全得更靠谱,别让这种悲剧再来一遍。

参考资料

泄漏、故障、火灾……太空遇险怎么办?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