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缺乏诚意的谈判信号无法让中方信服,此前特朗普放出“中美谈判”的假消息也被外交部啪啪打脸,中美关税战看不到缓和趋势,此时美国媒体和特朗普唱了一出“双簧”,放出中企赴美建厂的消息,细细分析,摆明了是想趁火打劫!
那么美国这时候炒作“中企赴美建厂”有何用意?假如中国做出让步,特朗普真能放过中国吗?

中美贸易战,起初是特朗普政府的一次强硬表态,但如今却变成了一场国际闹剧。美国的关税政策像坐过山车一样反复无常,今天加税,明天豁免,后天再吓唬,美财长喊着要各退一步,可实际上却是希望中方先退,摆出的姿态就像小孩吵架时喊“你先道歉”。
这场贸易战的背后,是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压制中国经济,同时巩固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很显然中国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我们只不过是想要维持正常的贸易秩序,要中国向美国这个施暴者让步,无论如何都说不通。

中美双方僵持不下之际,有外媒突然曝出一则消息,说“有中国企业正在美国投资建厂”。那么对于这条消息该怎么看呢?
先说结论:外媒炒作中企赴美建厂,本质上就是特朗普团队自导自演的“危机公关”。
特朗普是既要稳住美国国内快绷不住的金融市场,又要忽悠国际社会站队,顺便给中国扣个“暗地里服软”的帽子,属于典型的趁火打劫式打法。

但中国早就把话挑明了——要谈就堂堂正正地谈,搞这些歪门邪道没用!
自从特朗普对华加征34%的变态关税,美国超市货架眼见着就空了一半,烟花公司急得跳脚说国庆节都没存货了,卡车司机集体面临失业。
更吓人的是,海运集装箱订单暴跌超60%,洛杉矶港的货轮班次砍了快三倍。

眼瞅着五月底就要爆发裁员潮,低收入群体马上连卫生纸都买不起了,特朗普能不慌吗?这时候放风说“中企要来建厂”,就跟给快渴死的人画大饼似的,先给股民吃颗定心丸再说。
这招玩得最损的地方在于“一箭三雕”。
对内能糊弄老百姓说“中国扛不住了要来投资”,对外能离间中国和其他被美国欺负的国家——你们看中国都偷偷妥协了,你们还死扛啥?

最绝的是还能给华尔街打强心针,毕竟中企真要来建厂,怎么着也得买地招工买设备,好歹能拉动点GDP。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跟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完全不是一回事,当年马斯克是真心来赚钱,现在特朗普摆明了是要中国企业来填坑的。

而说到中企赴美建厂的现实困境,那真是槽点满满。
先不说美国工人时薪是中国五倍,就那帮大爷上班喝着咖啡听着歌、到点准时下班的做派,生产线能转起来都算奇迹。
更别说产业链配套了——想在美国搞制造业?螺丝钉都得从中国进口!福耀玻璃当年在俄亥俄州吃尽苦头,劳资纠纷闹得鸡飞狗跳,这些前车之鉴可都摆着呢。

再说政策风险,特朗普四年后要是下台,新总统上来又改规矩,几百亿投资不得打水漂?这买卖怎么看都是血亏。
特朗普这套“胡萝卜加大棒”的把戏,咱们早看透了。

这场贸易战已经超出经济范畴,成为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中国坚持合作共赢,而美国则采取零和博弈。最终,谁能在持久战中站稳脚跟,谁就能取得胜利。
面对美国持续施压,中国一直保持冷静,坚持底线思维,中国希望避免贸易冲突,但并不畏惧,万不得已时也会坚决反击。另外,中方把话撂得明明白白:要谈先把加的税撤了,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

为啥这么硬气?因为中国手里捏着三张王牌——全球最全的产业链、14亿人的超大市场、还有稀土这种战略资源。美国现在超市货架空着、烟花断供、码头停工,到底谁更疼心里没数吗?
全球化时代,早就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的年代了,单靠关税大棒已无法解决问题。中国企业可以选择深耕东南亚或墨西哥市场,绕过关税壁垒。同时,将资金投向国内中西部地区,享受政策红利并激活内需也是明智之举。

中国企业现在学精了,与其去美国踩雷,不如转头深耕东南亚、墨西哥这些近岸市场,照样能绕过关税墙。
再说了,有这钱往国内中西部投,既享受政策红利又盘活内需,它不香吗?说到底,外媒这波炒作就像劣质烟花,看着热闹,炸完只剩满地纸屑。

中美博弈是场持久战,比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底盘稳,中国现在咬死“要谈先撤关税”的底线,就是看准了美国耗不起。
等五月底美国超市真开始限购卫生纸,白宫的电话怕是得被打爆。
中国的确不希望发生贸易战,但如果美国执意如此,中国会坚定维护自身权益,不让步。中国提倡在相互尊重、公平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反对任何单边主义和强权行为。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像是一个不断升级的游戏。最初加税20%,中国反制;然后提升到50%,中国继续反制;到了145%,中方直接宣布关税提升已经没有意义,停止进一步回应。双方的博弈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国家尊严和战略利益。
美国国内的矛盾也在进一步激化,零售商和制造商纷纷表示,这样的关税政策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甚至威胁到行业的生存。抗议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国会山几乎被民众的怒火淹没。

而特朗普政府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团队成员之间的意见不合导致政策执行混乱,整个政府看起来像是随时要散伙的样子。
在这种内外夹击的情况下,特朗普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比如,他宣布对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豁免关税,希望能缓解消费者的压力。然而,这种举措治标不治本,并没有改变贸易战的根本局面。相反,它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不成熟和短视。

到了最紧张的阶段,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舆论战来扭转局面,他们一边鼓吹中国的经济模式存在问题,一边拉拢越南、印度、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希望通过多方合作来孤立中国。然而,这种策略并未奏效。
中国在面对压力时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同时也利用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来争取更多支持。

总的来说,短期内关税战大概率不会停,毕竟美国政府需要转移国内矛盾,不过对于中国而言,自然是“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中国在国际上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金砖国家扩容、上合组织扩员,连沙特、伊朗都跑来签合作协议,这种“得道多助”的局面,才是中国最大的底气。

从亚行的贷款僵局到RCEP的贸易繁荣,从欧盟的绿色协议到中东的能源合作,越来越多国家用脚投票,选择和中国站在一起。
美国如果继续执迷不悟,最后只会发现自己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孤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