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稀土

稀有金属ETF基金(561800)开盘涨1.60%,重仓股盐湖股份涨0.54%,北方稀土涨0.00%

稀有金属ETF基金(561800)开盘涨1.60%,重仓股盐湖股份涨0.54%,北方稀土涨0.00%

稀有金属ETF基金(561800)重仓股方面,盐湖股份开盘涨0.54%,北方稀土涨0.00%,洛阳钼业涨0.78%,华友钴业涨1.93%,赣锋锂业涨4.19%,天齐锂业涨0.15%,中国稀土跌0.09%,西部超导涨1.82%,中矿资源涨2.80%,厦门钨业涨5.78%...

稀土高新区获1.0475亿元发展专项资金

其中,稀土高新区三个项目—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物流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稀土深加工基地基础设施工程获1.0475亿元资金支持,数额占包头市获批资金总额的41.9%,占自治区下达资金总额的6.16%。...

西宁也能生产稀土锂电池啦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周建萍)近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内,年产6吉瓦时稀土锂电池及PACK生产项目破土动工。这一项目由农发控股(北京)有限公司牵头,总投资达23.8亿元,是西宁开发区在锂电产业链布局...
德国总理默茨的飞机还没落地,中国上千吨稀土已先抵达汉堡港,结果德国经济部立刻叫停

德国总理默茨的飞机还没落地,中国上千吨稀土已先抵达汉堡港,结果德国经济部立刻叫停

德国总理默茨的飞机还没落地,中国上千吨稀土已先抵达汉堡港,结果德国经济部立刻叫停中企收购芯片厂,时间差不到48小时。德国总理默茨的专机尚未抵达北京机场,一批来自中国的稀土已经率先运抵汉堡港。然而就在这批重要工业原料完成清关手续不到两天时间内,德国经济部突然宣布中止中国企业对当地芯片生产企业的收购案。这一连串事件的发生,将中德经贸关系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以来为德国制造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此次运抵汉堡港的稀土,正是中德产业链供应链紧密相连的生动体现,德国汽车工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都高度依赖稀土的稳定供应,这也是中德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典型案例。然而就在这批稀土完成交付后不久,德国经济部却出人意料地叫停了中国企业对德国芯片企业的收购计划。这一决定反映出德国在经贸合作中的矛盾心态:一方面需要中国的市场和原材料,另一方面又对技术合作保持警惕。这种矛盾心理实际上体现了德国乃至欧盟在对华经贸政策上的两难处境。从更深层次来看,德国经济部的这一决定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近年来,欧盟整体对华政策出现调整,更加注重所谓的经济安全和战略自主。芯片产业作为高科技领域的核心产业,被德国视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政府对中企收购案采取审慎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但值得思考的是,经贸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中国始终秉持开放的态度开展国际合作,为各国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德经贸合作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有目共睹,两国企业都在合作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都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和保持开放合作之间寻求平衡,德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深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对德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存在一些杂音,中德经贸合作仍然持续深化的重要原因。从长远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合作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中德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完全有能力通过友好协商,找到既符合双方利益,又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合作路径。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国际经贸合作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就能够克服困难,推动合作不断向前发展。中德两国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和广阔前景不会因为个别事件而改变,双方都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处理好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参考资料:央视新闻客户端《德国政府禁止中资收购芯片公司Elmos交易》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说白了,中国这是把稀土那套玩法,用到了更关键的小金属上,你卡我芯片脖子,我就攥紧你高科技产业链的命门。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又迈出重要一步。从2023年8月开始,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出台政策,对氮化镓晶片、区熔锗锭等半导体材料实施出口管制,未经官方许可的货物一律禁止出境。海关查验流程同步升级,证件不全的货物当场扣押,没有协商余地。到了2025年2月4日,政策进一步收紧,钨、碲、铋、钼、铟等25种稀有金属及相关技术被纳入管制范围,仲钨酸铵等产品的出口必须经过严格审批。这些看似陌生的金属,实则是现代工业的"隐形基石"。钨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耐高温部件,碲是光伏薄膜电池的核心材料,铋在医药和核工业领域不可替代,钼是高端钢材的关键添加剂,铟则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必需原料。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金属生产国,2024年镓、锗出口量较前一年减少近半,碲化镉出口量却逆势增长1.87%,显示出国际市场对中国资源的深度依赖。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美国82%的锑、50%以上的锗依赖进口,其中63%的锑和26%的锗来自中国。这场资源博弈的背后,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深层较量。美国近年来频繁升级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试图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国则以"精准反制"回应,将稀土管控经验延伸至更广泛的战略资源领域。这种策略既符合《出口管制法》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宗旨,也与国际防扩散义务相契合。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锑价从每吨1.3万美元飙升至3.8万美元,锗价涨幅超过70%,反映出市场对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对于中国而言,这既是应对外部压力的防御性举措,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主动布局。厦门钨业等企业将钨丝应用于光伏硅片切割,带动全球钨需求增长5%-8%,同时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建设以规避贸易风险。中国铜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纯硒、碲的规模化生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将原本的工业废料转化为战略资源。这些实践表明,中国正从"资源出口国"向"技术输出国"转型。国际社会对此反应不一。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显示,2024年从中国进口的钼粉占其总进口量的60%以上,管制措施可能影响其汽车和机械制造业。美国虽投入数十亿美元重建国内产能,但爱达荷州锑矿预计2028年才能投产,短期内难以摆脱依赖。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正在改变全球贸易规则,彭博社指出,这种"反向制裁"开创了非西方国家运用供应链权力的先例。这场资源博弈的本质,是大国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战略竞争。当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迟滞中国发展时,中国正以资源管控为杠杆,撬动全球产业链格局重塑。从稀土到小金属,这种"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策略,既展现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也考验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包容性。未来,如何在保障国家安全与维护自由贸易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您认为这种资源博弈会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在这场较量中还有哪些战略空间可以拓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美国到底会不会向中国开战呢?就这么说吧,美国100%想开战,因为中国已经对美国霸

美国到底会不会向中国开战呢?就这么说吧,美国100%想开战,因为中国已经对美国霸

美国到底会不会向中国开战呢?就这么说吧,美国100%想开战,因为中国已经对美国霸权的冲击,远超当年伊拉克成百上千倍!但真要打起来,双方都得掂量掂量后果。先说说美国最拿得出手的“先进武器”。那些能上天的F-35战机、能下海的核潜艇,里面都藏着个“中国密码”—稀土。全球90%的稀土加工活儿都在中国手里,没有这东西,美国的战机发动机转不起来,导弹连目标都锁不住。去年美国国防部偷偷算过账,要是真跟中国开战,他们手里的稀土库存撑死了用45天。45天之后呢?生产线就得停,导弹造不出来,战机只能趴在机场当摆设。当年打伊拉克,美国还能从其他国家凑物资,可现在,全世界只有中国能大批量加工稀土,美国想找替补都没地儿找!美国还总想着拉着盟友一起“围堵中国”,可这些盟友一个个比猴还精,根本不陪他玩。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一年能卖出去300多万辆,占了他们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法国空客,在天津建的工厂每年能造60架飞机,这些订单养活了欧洲几十万工人。要是美国逼着他们选边站,德国车企得先跟美国急—断了中国市场,他们就得裁员,工厂就得关门。就连日本这个“铁杆小弟”也不敢硬来,日本丰田在中国有24家零件厂,少了中国的零件,丰田汽车根本造不出来。这些盟友心里都清楚,跟中国打仗,先亏的是自己的钱包,谁会傻到做赔本买卖?美国自己内部更是乱成一锅粥。军工复合体天天喊“开战能赚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去年还跟国会说“跟中国对抗,我们五年能多赚20%”。可华尔街的大佬们却吓得直冒冷汗—高盛在中国管着500多亿美元的资产,摩根士丹利在华的业务能赚几十亿。真开战了,这些资产要么被冻结,要么跌得一文不值,华尔街能饶了美国政府?还有美国两党,嘴上都喊“对华强硬”,可真要掏钱打仗,民主党怕民生经费被砍,共和党怕中小企业倒闭,连一份完整的战争预算都拿不出来。自己人都吵得不可开交,还怎么跟中国打。更别提那些看不见的“战场”了。美国的军队特别依赖卫星—70%的情报、90%的通信都靠卫星传。可中国早就能精准打卫星了,去年还成功试验了反卫星导弹。真开战,中国只要把美国的低轨道卫星打下来,美国的航母就成了“睁眼瞎”,战机连往哪儿飞都不知道。中国从来没想过主动惹事,但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咱们的粮食年产量连续多年都在1.3万亿斤以上,够全国人吃一年多;石油储备也能撑100多天,就算断了外部供应,也饿不着、冻不着。军队方面,福建舰能扛住航母的攻击,东风导弹能覆盖全球主要目标,不是摆着看的,是真能护住咱们的家。当年朝鲜战场上,咱们凭着简陋的装备都能跟美国打平手,现在实力强了这么多,美国真要敢来,只会吃大亏。其实美国心里比谁都清楚,跟中国开战就是“自寻死路”。他们天天喊“要对抗”,不过是想搞点小动作—比如在台湾问题上煽风点火,在贸易上加关税,可这些根本伤不到中国的根基。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美国说啥就是啥”了,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是让更多国家有了合作的机会。美国要是还抱着冷战思维不放,最后只会被时代甩在后面。毕竟谁都不傻,能好好做生意赚钱,谁愿意打打杀杀呢?
土耳其有6.94亿吨稀土,可供全球千年,要中方转让技术?前脚还在同中国谈稀土开发

土耳其有6.94亿吨稀土,可供全球千年,要中方转让技术?前脚还在同中国谈稀土开发

土耳其有6.94亿吨稀土,可供全球千年,要中方转让技术?前脚还在同中国谈稀土开发合作,后脚就把税锤抡到了链条上。先说这6.94亿吨的事儿,听着就像天上掉馅饼,但这数儿水分不小。所谓的巨量储量,其实把萤石、重晶石这些杂质都算进去了,真正能提炼出来的稀土氧化物也就95万吨左右。要知道全球每年稀土需求也就12万吨上下,中国光2024年的冶炼指标就有25.4万吨,这么一比,土耳其这“千年供应”的说法就有点夸张了。而且这矿在2011年就被发现过,属于出了名的“难选矿”,稀土颗粒细到只有几微米,想提纯比绣花还难。为啥非要找中国要技术?因为中国手里握着90%以上的稀土分离加工技术,北方稀土一家2024年就把产品卖到20多个国家,连土耳其也是新开拓的客户之一。稀土这东西,从矿石到能用的氧化物,得经过选矿、冶炼、分离好几个坎,尤其是分离环节,溶剂萃取法的核心技术基本都在中国企业手里。美国倒是想自己搞,新元素公司搞了个色谱法,喊着要做中国之外最大的重稀土生产商,结果年产量也就1000吨稀土氧化物,成本还比中国高一大截,连价格都得定在110美元/公斤以下才敢跟中国产品拼,可中国氧化镨钕价格也就56-63美元/公斤。土耳其这套路其实不新鲜,之前买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时,就是一边下单一边逼着俄罗斯转让技术,转头又跟法意签合作协议,把两边押注玩得溜熟。这次对中国也来这套,一边从北方稀土进口原料,一边想着把核心技术弄到手。可它忘了,技术这东西不是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哪能说要就给?中国企业花了几十年才攻克的分离工艺,凭啥白白送人?更有意思的是这边谈合作那边加税的操作,2024年刚成为北方稀土的新客户,转头就给稀土链条加税,这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可能觉得自己有矿就硬气了,想逼着中国在技术转让上让步。可它没掂量掂量,自己的矿还埋在地下呢,就算挖出来,没有中国的冶炼技术,那些矿石跟普通石头也没啥区别。北方稀土早就说了,就算土耳其真能搞出产能,最后还得来中国加工。其实土耳其也挺难的,看着稀土价格年年涨,新能源车、风电这些下游产业需求越来越大,眼馋是肯定的。可手里没技术,矿又难采,只能找中国合作。但又不想吃亏,想靠加税讨价还价,结果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毕竟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地位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从开采到加工再到应用,全产业链都握着主动权。土耳其要是真把合作搞僵了,最后可能就是矿还在地里睡大觉,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说到底,这事儿就是典型的资源在手,技术没有的困境。想靠稀土翻身没错,但得讲究方式方法。一边想拿好处一边又耍心眼,这种操作在国际合作里可走不远。毕竟技术这东西,从来都是跟着信任走的,光靠施压可换不来真本事。土耳其要是真想把稀土牌打好,还得拿出点诚意来,不然这“千年宝藏”可能真就成了烫手山芋。
有色概念十大第一:中国稀土、赣锋锂业、驰宏辛锗、中国铝业等等

有色概念十大第一:中国稀土、赣锋锂业、驰宏辛锗、中国铝业等等

有色概念十大第一:中国稀土、赣锋锂业、驰宏辛锗、中国铝业等等
9月6号,星期六,热门人气股点评​拓维信息:已到低档,有望反弹中国稀土:左侧

9月6号,星期六,热门人气股点评​拓维信息:已到低档,有望反弹中国稀土:左侧

9月6号,星期六,热门人气股点评​拓维信息:已到低档,有望反弹中国稀土:左侧支撑,观望两日洛阳钼业:黄金节点,后期有肉当升科技:量价齐升,资金积极供销大集:底部堆量,洗洗在上​中信证券:重心走平,暂看反弹中科电气:波浪上涨,行情未了特变电工:大阳点火,汇聚人气三七互娱:已过前阴,攀升预期东阳光:第一支撑,企稳有望​蓝思科技:箱体震荡,蓄势待发江淮汽车:金针探底,滚动做题剑桥科技:先看20线,稳住再跟光迅科技:失而复得,分批做提天通股份:涨停反包,预期加分​美的集团:绩优蓝筹,适当配置长芯博创:衰竭K线,起涨预期北方华创:多重支撑,尝试做T三维通信:清洗浮筹,小苍试错道氏技术:阳盛阴弱,资金沉淀​中国中免:趋势良好,业绩优良汉威科技:N型反转,自己意会长春高新:蓝筹白马,机柚青睐润和软件:孕线形态,不在看空瑞芯微:惯性下跌,做T降本​​以上仅为个人研究案例,不构成任何买卖依据!
中国刚刚把上千吨稀土装船运往德国,结果德国方面突然“变卦”,以安全为由暂停项目合

中国刚刚把上千吨稀土装船运往德国,结果德国方面突然“变卦”,以安全为由暂停项目合

中国刚刚把上千吨稀土装船运往德国,结果德国方面突然“变卦”,以安全为由暂停项目合作。这批价值8亿欧元的稀土,本来能撑起德国车企和风电巨头的新能源生产线,如今却因“安全顾虑”被束之高阁。德国这事儿啊,还真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你说中国这边千辛万苦把上千吨稀土装船运往德国,价值8亿欧元呢,这可都是真金白银啊,而且这批稀土对德国车企和风电巨头的新能源生产线那可是至关重要,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啊。结果德国方面倒好,说暂停就暂停,还拿“安全”当借口,这理由简直太牵强了吧,咱先说说这稀土为啥对德国这么重要啊。每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都得用2公斤稀土永磁体,这可不是小数目啊,德国车企每年消耗的稀土量早就突破了万吨级别,而且他们83%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剩下那点呢,还得经过中国工厂二次加工才能用。这就相当于德国的新能源产业基本上就是被中国稀土“捏”在手里呢,离开中国稀土,他们的生产线都得“趴窝”。那德国为啥突然来这么一出呢?其实啊,这和中国之前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有点关系,今年4月初,中国决定对钐、钆、铽、镝、镥、钪、钇这7种中重稀土进行出口管制,要想从中国进口稀土,必须先提交材料,等待审核通过。这一下可就把德国给难住了,申请流程漫长,导致4月中国出口的稀土直接减少了一半。你想啊,德国本来就依赖中国稀土,这下供应量一减少,他们能不着急吗?不过呢,中国也不是完全不给德国稀土,据路透社报道,国内一家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磁体的稀土公司,已经于四月底获得了对德国大众的出口许可证,这一消息也得到了大众公司的证实。也就是说,德国企业其实是有机会拿到中国稀土的,但是呢,他们却自己给自己“挖坑”,德国新总理默茨上台后,那画风可就变了。他刚就职一周,就开始对华发起挑衅,一边说中国是重要合作伙伴,一边又说要减少对华单方面依赖,搞什么“去风险化”。这不是典型的“既要又要”吗?德企刚拿到稀土出口许可,默茨就来这么一出,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而且啊,德国媒体也在一旁“煽风点火”。在迟迟无法获得稀土供应的情况下,德国媒体竟然恼羞成怒,直接指责中国将稀土当作了战略武器,对全世界进行“勒索”,还列出了三大“罪证”。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嘛!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是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是非歧视性的,而且中国也早就放开了对欧洲的稀土出口,只要是民用企业生产所需的稀土,基本上都是可以满足的。德国之所以会觉得稀土短缺,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军工制造领域也想要稀土,而中国的管制政策主要就是针对军民两用的稀土物项。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啊,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中方已批准部分对欧出口许可证,但审批速度“太慢”,远不能满足需求。这其实也不能怪中国啊,中国这是在按照规定办事,要确保稀土不会被用于军事用途,而欧洲企业呢,他们“不确定如何证明”其进口的稀土不会转运至美国,因为此举违反许可证条款。这就说明,德国等欧洲国家在稀土进口这件事上,不仅要面对中国的管制政策,还要考虑到美国的因素。他们一方面想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中国稀土,这种矛盾的心理可真是让他们自己“纠结”得不行。再看看德国的其他行为,他们和菲律宾签署安全合作协议,这在南海局势紧张的时候,明显就是在“挑事”嘛。这也让中国对德国的态度有所改变,你说德国都这样了,中国还会那么痛快地把稀土卖给他们吗?所以啊,德国这次以安全为由暂停和中国的稀土项目合作,看似是因为“安全顾虑”,其实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他们自己一方面依赖中国稀土,另一方面又想在政治上和中国“保持距离”,甚至还想对中国指手画脚,这怎么可能呢?就像一个人,一边吃着别人做的饭,一边又说做饭的人这不好那不好,这谁能受得了啊?德国这次的行为,简直就是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本来能解燃眉之急的稀土,现在却只能在汉堡港“晒太阳”,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