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国债

美国10年期国债发行中标收益率为4.033%低于发行前交易水平

美国财政部发行390亿美元10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为4.033%,低于美东时间下午1点投标截止时的发行前交易水平4.046%。此次的中标收益率4.033%,高于上次的4.255%。投标倍数为2.65倍,而上次为2.35倍。一级交易商获配比例为4.2%,...
法国缺钱,美国缺钱,英国缺钱,俄罗斯缺钱,日本缺钱,韩国缺钱,印度缺钱,世界上除

法国缺钱,美国缺钱,英国缺钱,俄罗斯缺钱,日本缺钱,韩国缺钱,印度缺钱,世界上除

法国缺钱,美国缺钱,英国缺钱,俄罗斯缺钱,日本缺钱,韩国缺钱,印度缺钱,世界上除了一部分小国家富得流油外,其他主要国家尤其是大国都非常缺钱,美国国债都干到37万亿美元了,法国政府更是因为缺钱不停地换总理,那么,钱都去哪里了呢?自二战结束80年,全球没大规模战争,资源分配固定,国家财富增长慢,开支却不停涨。主要国家靠发债或印钱维持。美国债务2025年9月达37.43万亿,每五个月增1万亿,每秒烧掉5.5万美元。军费是头号支出,2025预算1.06万亿,超许多国家GDP总和。核武升级花492亿,一艘核潜艇99亿,这些钱本能建学校或公路。利息更可怕,2025年1.1万亿,占收入18.4%,每天27亿够建54所小学或喂1800万孩子。资金流向债券持有者,如中国日本政府。法国债务2025年第一季度3.345万亿欧元,占GDP114%。赤字预计6.3%,超目标5.4%。福利开支压垮预算,养老金医疗保险吃掉大头。退休年龄延长引发抗议,医保增长减半导致议会不信任投票。2025年9月,总理贝鲁辞职,因为削减440亿欧元开支,包括取消公共假期。新总理上台,继续借款,利息滚雪球。政府换了三次,预算危机加剧。日本债务2025年3月1.324万亿日元,占GDP234.9%,预计年底230%。人均债务1000万日元。老人占三成,社保支出占预算33%,利息24%,国库快空。税收入不够付利息,只能发新债还旧债。富裕阶层税少,美国前25富豪五年财富增4000多亿,只缴136亿税,平均税率3.4%。他们设1美元工资,股票抵押借钱,花销不卖股避增值税,基金会抵税。普通家庭财富增9万,却缴14.2万税,负担重。英国债务2025年7月2.7146万亿英镑,占GDP90.2%。利息支付71亿英镑,赤字扩张。俄罗斯债务2025年1月291.7亿美元,占GDP19%,借款计划超4.8万亿卢布,用于国防基建。印度债务2025年3444.83亿美元,占GDP80%,政府目标降比率,但基建民生推高借款。韩国债务利息2025年超30万亿韩元,占GDP48.1%,养老负担重。货币贬值恶化情况。美国印钱填窟窿,物价涨,100美元买力降到80美元。法国砍福利惹抗议,总理频换。无大战期,发达国无法抢殖民地或垄断,福利承诺堆积,开支超收入。小国卖石油或搞避税富油,大国养军队搞基建管民生,转型难。全球债务2025年第一季度超324万亿,公共债务过100万亿。趋势向上,美国2035年债务占GDP118%,总近54万亿。法国2029年债务支付超1000亿欧元,政府更迭多。日本比率升至250%,社保缺口大。英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债务增,利息挤压其他支出。巴菲特继续管伯克希尔,2025年持苹果630亿,卖部分股。公司缴税268亿,个人税率低,财富超千亿。全球模式不变,民众税负加,买力降,政府靠债运转。这钱去哪了,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看法,一起聊聊大国缺钱的根源。

近期表现不佳,投资者对美国30年期国债拍卖持谨慎态度

美国财政部将于周四发行220亿美元30年期国债,鉴于上月该年期国债拍卖表现惨淡(创下2025年以来需求最疲软的指标之一),投资者正持谨慎态度参与此次拍卖,不过部分人士认为本次情况或有所不同。分析师表示,此次拍卖规模较8月...
USA驻华前大使伯恩斯,发表涉华言论,他说:疏远印度,是特朗普最错误的外交决策。

USA驻华前大使伯恩斯,发表涉华言论,他说:疏远印度,是特朗普最错误的外交决策。

USA驻华前大使伯恩斯,发表涉华言论,他说:疏远印度,是特朗普最错误的外交决策。矛头直指中国。我要为中国辩护,我反驳认为,伯恩斯的观点,并不比特朗普聪明和有远见。伯恩斯认为:再过二、三十年,印度就会追赶上中国。而中国是USA的竞争对手,所以,USA应该支持印度,特朗普不该疏远印度。我认为,伯恩斯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2025年,USA的国债已高达37万亿!再过二、三十年,USA的国债很可能突破100万亿美元了吧?那么,USA每月要缴付的国债利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吧?可能会把USA拖垮成为连印度都不如的二三流国家!还有,这二、三十年里,USA很大可能因为陷入多场战争,而严重拖垮经济。成为连印度都不如的国家。中国在数千年历史里就是老大,现在只是复兴回到历史巅峰的国际顶位。但是,届时,二、三十年后,USA若被印度超越,这丢脸就丢大啦!大家说呢?而且,USA与印度的生活方式天差地别。再过二、三十年,也无法改变印度人当街手抓饭吃的习惯。将印美强行捆绑在一起,只会拖累USA的经济发展速度。反观中美关系,会发现,中美其实可共存共荣,本无矛盾。矛盾是USA人为制造出来的。当USA在98年陷入金融危机时,是中国救USA,而不是印度。USA为何要基于不正确的意识形态,主动挑衅中国给自己找麻烦呢?所以,未来20年,USA还可能是世界老大吗?如果现在USA扶持印度爬起来,将来USA被印度踩在脚下怎么办?这就不丢人吗?可见伯恩斯的观点在欧美很有代表性,但这其实不仅短视,而且充满谬论。他光想着怎样把中国搞下去,却从没想过,可能被印度搞下去的是USA呢?大家说呢?我认为,特朗普疏远印度的外交决策,其实是基于当前USA国家利益的决定。而,伯恩斯的观点,是利印度不利USA,比起特朗普的USA优先,还是稚嫩了啊。大家说呢?#谈伯恩斯涉华言论#
法国缺钱,美国缺钱,英国缺钱,俄罗斯缺钱,日本缺钱,韩国缺钱,印度缺钱,世界上除

法国缺钱,美国缺钱,英国缺钱,俄罗斯缺钱,日本缺钱,韩国缺钱,印度缺钱,世界上除

法国缺钱,美国缺钱,英国缺钱,俄罗斯缺钱,日本缺钱,韩国缺钱,印度缺钱,世界上除了一部分小国家富得流油外,其他主要国家尤其是大国都非常缺钱,美国国债都干到37万亿美元了,法国政府更是因为缺钱不停地换总理,那么,钱都去哪里了呢?先说说最显眼的债务问题。美国这37万亿美元国债可不是个小数目,光2025年要付的利息就有1.1万亿美元,占了联邦政府开支的17%,比军费还多。法国也没好到哪儿去,政府债务占GDP的112%,每年光还利息就够喝一壶的。前阵子巴黎街头抗议养老金改革的人挤满了香榭丽舍大街,因为政府想把退休年龄往后延,不然养老金系统撑不下去——可老百姓不乐意,这才逼得总理频繁换人。战争更是个吞金兽。俄罗斯2025年的军费预算高达15.5万亿卢布,占了GDP的7.2%,创下苏联解体以来的新高。这钱不光是买炮弹、养军队,连军人的住房补贴、家属福利都得从这里出。顿巴斯前线每天消耗的炮弹就值2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一天烧掉一座中等规模的工厂。可另一边,西方制裁让俄罗斯能源收入一年少了400亿美元,等于家里着火了还得花钱买灭火器,不缺钱才怪。美国也一样,全球374个海外军事基地一年维护费就得800亿美元,航母出海一天就烧1000万美元,给乌克兰的500亿美元军援更是打了水漂,这些钱要是用来修桥补路,老百姓能实惠不少。老龄化就像个无底洞,慢慢啃光国库。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占了总人口的29.58%,每三个日本人里就有一个老人。东京养老院的护工缺口大到离谱,可年轻人越来越少,现在每1.3个年轻人就得养一个老人。养老金系统早就入不敷出,政府没办法,只能让70岁以上的老人继续工作,便利店收银台、出租车方向盘后常见白发苍苍的老者。韩国更愁,养老金储备金预计2055年就花光,年轻人失业率高达9.1%,交社保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政府想提高缴费比例,结果年轻人干脆躺平,不交社保的人快占到三成了。产业空心化让钱赚得越来越难。德国汽车业最近就很惨,因为美国加征关税,今年上半年对美汽车出口下降了8.6%,大众、宝马这些巨头利润跌了三分之一。慕尼黑的汽车工厂里,5.15万个岗位说没就没了,相当于每15个汽车工人里就有一个丢了工作。可与此同时,比亚迪在海外的工厂却越建越多,抢走了不少生意。美国铁锈地带更不用提,制造业岗位从1980年的1950万掉到现在的1200万,苹果把生产线搬到中国一年省300亿美元,可美国工人只能去开网约车,政府税收自然跟着减少。富豪们把钱藏起来也是个大问题。瑞士银行里躺着全球3.5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不少是各国富豪的避税钱。苹果公司把1800亿美元利润放在爱尔兰,税率只有1.5%,比美国本土35%的税率低多了。法国富豪皮诺家族把40%资产转移到摩纳哥,一年就能避税2亿欧元。政府想征富人税,结果15万富豪直接移民,带走300亿欧元资产,相当于搬走了法国一年的教育预算。普通老百姓看着政府缺钱,自己却要多交税,心里能平衡吗?科技竞赛烧钱就像烧纸。美国为了在芯片领域压制别人,砸了520亿美元搞补贴,结果台积电、三星拿了钱把工厂建在亚利桑那州,技术还是攥在自己手里。更讽刺的是,法案要求企业10年内不得在华扩产,结果英特尔、美光在中国损失了120亿美元收入,等于左手补右手漏。德国花500亿欧元补贴光伏产业,结果电网跟不上,发的电18%都浪费了,企业还因为电价太高纷纷搬到美国。这些钱投进去,响声挺大,实际回报却没多少。能源转型也是笔冤枉钱。德国为了摆脱俄罗斯天然气,花1500亿欧元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结果美国天然气价格比俄罗斯贵三倍,老百姓取暖费涨了一大截。日本更执着,非要搞氢能,2030年前要投2万亿美元,可现在绿氢成本是普通氢气的五倍,丰田花300亿美元研发的氢燃料车,全球才卖了不到2万辆,还不如比亚迪一个月的电动车销量。这些钱投进去就像石沉大海,连个响儿都听不见。这么一圈看下来,大国的钱要么变成了还不完的债息,要么填进了战争的无底洞,要么被老龄化社会慢慢吞噬,要么让富豪们藏进了避税天堂,要么砸在了看不到回报的科技和能源项目上。普通老百姓看着政府喊穷,自己日子也不好过——工资涨不过通胀,养老金不知道能不能领到,年轻人找工作越来越难。而那些掌控能源、科技、金融的巨头们,却在这场"缺钱"大戏里赚得盆满钵满。这就是当下的现实:钱永远跟着权力和资本跑,剩下的只有大国的叹息和普通人的无奈。
世界上除了一部分小国家富得流油外,其他主要国家尤其是大国都非常缺钱,美国国债都干

世界上除了一部分小国家富得流油外,其他主要国家尤其是大国都非常缺钱,美国国债都干

世界上除了一部分小国家富得流油外,其他主要国家尤其是大国都非常缺钱,美国国债都干到37万亿美元了,法国政府更是因为缺钱不停地换总理,那么,钱都去哪里了呢?那些平时看着挺厉害的大国,一个个都快把“穷”字写在脸上了,美国就不用说了,作为全球头号经济强国,国债跟坐火箭似的往上涨,现在都突破37万亿美元了。美国也就3亿多人口,平均下来每个人要扛10多万美金的债,这钱要是换成人民币,够在二三线城市买套不错的房子了。法国更离谱,因为缺钱,总理换得比换季衣服还勤,马克龙当总统这些年,已经换了六个总理,最近一年多就换了三个。政府天天换领导,政策都没法好好推进,缺钱的事儿能解决才怪,俄罗斯常年被西方制裁,经济本来就不好,现在还得应付各种开支。那些靠卖资源的小国家,比如中东的卡塔尔、阿联酋,还有欧洲的卢森堡,家里有石油、有天然气,或者靠搞金融赚快钱,反而富得流油,老百姓福利好得让人羡慕。可为啥这些大国反倒都缺钱呢?这钱到底花到哪儿去了?先说美国,最大的“吞金兽”绝对是军费,没有之一,美国总想着当世界警察,在全球建了700多个军事基地,光维护这些基地,每年就得花几百亿美元。士兵的工资要发、武器要保养、基地里的水电伙食都得花钱,更别说还得经常派航母、战机去世界各地“秀肌肉”。就拿给乌克兰送武器来说,前前后后已经送了几百亿美元的装备,什么标枪导弹、海马斯火箭炮,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这钱要是用来改善民生,美国人的医保能覆盖更多人,上学学费能降一半,街头的流浪汉也能有地方住,可美国偏不,还总搞减税,企业税、富人税一降再降。政府收入少了一大块,支出却一点没减,只能靠发国债过日子,债台高筑也是活该,除了军费,美国的医疗体系也是个“烧钱坑”,同样的药,在美国买比在其他国家贵好几倍。医院收费更是离谱,政府每年要补贴大量医保资金,可钱大多被药企、医院赚走了,老百姓看病还是贵,钱花了却没解决根本问题。再看英国,钱大多花在“虚头巴脑”的公共服务上,今年4月,光公共服务支出就花了1100多亿英镑,比去年多花了60多亿。俄罗斯的钱,一大半都花在了“保命”上,因为被西方制裁,很多国外企业都撤资了,俄罗斯只能自己掏钱扶持国内产业,比如汽车、电子这些行业,得给补贴才能活下去。军事上更得花钱,面对北约的围堵,俄罗斯要更新武器、扩充军队,光是研发新的导弹、战机,每年就得投入几百亿美元。而且俄罗斯国土面积大,基础设施维护成本高,从西伯利亚到欧洲部分,修一条公路、铺一条管道,都得花巨额资金,可国内经济来源主要靠卖石油、天然气,一旦国际油价下跌,收入就跟着降,钱自然不够花。日本的钱,基本都填了“老龄化”的窟窿,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差不多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老人。政府要给老人发养老金,建养老院,还要补贴医疗费用,这些支出每年都在涨,而且日本经济几十年没怎么增长,企业利润低,税收上不去,只能靠发国债来补缺口。现在日本政府债务已经是GDP的2.6倍,相当于每个日本人要扛1000多万日元的债,早晚得被债务压垮。这些国家的钱,表面上是花在“救急”上,实际上被低效、腐败和外部压力蚕食,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却没换来真正的增长。

国债期货早盘收盘 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5%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9月10日,国债期货早盘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跌0.50%,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9%,2年期主力合约跌0.04%。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期)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财政部9月10日消息,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期)。本次续发行国债为2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本次续发行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350亿元,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本次续发行国债票面...

美国债市:短端领跌国债 投资者关注PPI和CPI

美国国债周二走低,短端品种领跌,收益率尾盘上涨约5个基点,投资者关注未来两天将公布的8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美国3年期国债标售需求强劲—一级交易商获配比例创纪录新低—对市场支撑有限。...
美国为什么不宣布35万亿美债全部作废?其实东大何尝不想美国宣布35万亿美债作废,

美国为什么不宣布35万亿美债全部作废?其实东大何尝不想美国宣布35万亿美债作废,

美国为什么不宣布35万亿美债全部作废?其实东大何尝不想美国宣布35万亿美债作废,只要美国宣布35万亿美元作废,美国的美元霸权不仅废了,甚至连美国经济也直接一撸到底,直接崩盘,你可能以为美债都没了,美国经济直接起飞,怎么可能美国经济崩盘?实际上远没你想得那么简单。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全球通用货币,是因为它背后有美国国家信用作为支撑,自二战以来,美元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外汇储备以及石油等大宗商品定价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和日本等国持有数万亿美元国债,美联储自身也持有超过4万亿美元国债,这些美元资产构成了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美债占全球债券市场的40%,它一崩,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全得跟着晃,2020年疫情时,美债市场差点因为没人买而“窒息”,要是直接宣布不还钱,全球投资者得疯抢黄金、比特币,美元可能变成“废纸”。美国国债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标的,其利率甚至直接影响银行存款利率,如果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将导致美元信用受损,使新兴市场国家(如土耳其、阿根廷)因无法续借美元债务而面临外债违约风险。美国政府每年需支付1.2万亿美元债务利息,这一数额已超过其年度军费开支,若出现债务违约,联邦政府将无法维持基本运转,包括支付公务员工资和基础设施维护,同时银行体系因持有的美国国债贬值可能引发连锁倒闭,导致失业率从当前3%的水平急剧攀升至20%。美国惯于在“债务边缘”徘徊试探,似走钢丝之人于险境间寻刺激,然而,即便其行事乖张,却始终未敢真正迈出赖账这一步,毕竟其中利害,它也权衡再三。2011年,美国差点因为两党吵架还不上钱,结果标准普尔直接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全球股市暴跌。2013年、2021年,美国又因为债务上限问题差点“关门”,但最后都是靠“借新还旧”糊弄过去。美国不敢赖账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债必须偿还,任何试图违约的行为都会面临司法诉讼。第二,华尔街、军火商和养老基金等利益集团持有大量美债,赖账会直接损害他们的利益,必然遭到强烈抵制。第三,一旦美国违约,中国和欧盟可能联合推动人民币和欧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甚至建立数字货币联盟来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目前主要依靠借新债来偿还旧债维持运转,2025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预计达2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将超过国防开支成为第二大预算项目。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未能有效增加财政收入,实际关税收入仅能覆盖新增债务的10%,反而推高了消费品价格引发民众不满。美债投资者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短期投机者占比升至30%,这类资金快速流动可能引发债券市场波动。面对债务压力,美国政府持续采取提高债务上限、增发短期国债和调控利率等措施,因为债务违约将导致其国际信用体系崩溃。美国不敢赖账,说明它心里清楚:美元霸权是把双刃剑,它让美国能印钱买全球的东西,能把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家,还能用金融手段制裁对手,但现在,这把剑已经砍到自己脚上了,债务太多,利息都还不起。于中国而言,此乃机遇亦为挑战,一方面,当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促使更多国家采用人民币开展贸易结算,另一方面,需警惕美国“狗急跳墙”之举,诸如突然加息收割财富、挑起贸易战转嫁矛盾等。更重要的是,全球需要一起想办法,别让一种货币“说了算”,否则下次“经济核弹”爆炸,谁也跑不了。35万亿美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经济的“虚胖”,也照出了全球治理的“漏洞”,当“赖账”变成玩笑话时,或许正是人类重新思考“钱该怎么用”“权力该怎么分”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