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将于周四发行220亿美元30年期国债,鉴于上月该年期国债拍卖表现惨淡(创下2025年以来需求最疲软的指标之一),投资者正持谨慎态度参与此次拍卖,不过部分人士认为本次情况或有所不同。
分析师表示,此次拍卖规模较8月减少30亿美元,更易被市场消化,这可能成为一大优势。
然而,此次30年期国债发行之际,全球市场对收益率曲线长期端(长期债券)普遍缺乏青睐——长期存在的财政赤字担忧持续笼罩主权债务市场,成为核心影响因素。
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公认“基石”的美国国债市场,近期正面临多重压力:市场对高额国家债务的担忧加剧、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胀影响,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不断升温。
“长期端(债券)仍是市场中的‘特殊板块’,尤其是30年期国债——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投资者的本能反应就是抛售,”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纽约分行美国利率策略主管古内特・丁格拉(GuneetDhingra)表示。
“这种市场动态,再加上从日本到英国的全球长期债券市场均发出警示信号(呈黄灯或红灯状态),将使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长期端持续承压。”
在上月的30年期国债拍卖中,衡量投资者需求的“投标倍数”(bid-to-coverratio)仅为2.27,创下2023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终端用户需求”(含直接投标与间接投标)降至82.5%,为2024年8月以来的最差表现。国债拍卖中的“直接投标者”指养老基金、对冲基金等机构,它们直接向美国财政部为自身投资账户提交投标。
与之相对,“间接投标者”则是通过一级交易商或金融机构等中介提交竞争性投标的投资者,其中也包括外国投资者。
不过,蒙特利尔银行资本(BMOCapital)美国利率策略师维尔・哈特曼(VailHartman)指出,8月通常是30年期国债供给的“季节性疲软期”。他提到,自2009年以来,8月的30年期国债拍卖中仅有一次顺利完成,即2014年的那次拍卖。
总体而言,美国长期国债仍面临阻力:上周五,5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斜率扩大至126个基点,创下四年多以来的最宽水平。这一走势表明,30年期国债持续面临抛售压力,投资者重新评估长期利率前景,推动收益率走高。
本周,由于投资者在周四30年期国债拍卖前减持“曲线陡峭化”头寸,收益率曲线已略有平缓。
蒙特利尔银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在久期(债券期限风险)已被证明是收益率曲线上持续表现不佳的因素之际,我们将关注市场对长期债券供给的接受程度。”
此次情况会不同吗?
但分析师表示,此次拍卖情况或许会有所改观——尤其是自8月22日美联储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召开会议以来,央行立场已转向更为温和的“鸽派”。
“美国两份就业报告表现均十分疲软,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更加确定,”芝加哥FHN金融公司宏观策略师威尔・康珀诺尔(WillCompernolle)表示,“因此,自上周三以来30年期国债出现的上涨行情,基础更为稳固。”
自上周三以来,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下降28个基点——上周三该收益率曾短暂突破5%,为7月中旬以来首次;最新数据显示,30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持平,报4.719%。
此前推动长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的抛售潮,随即吸引了买家入场。
此外,周二美国580亿美元3年期国债拍卖表现亮眼,或为此次30年期国债拍卖提供支撑;同时,投资者也将关注美国财政部周三晚些时候发行390亿美元基准10年期国债的需求情况。
此次3年期国债拍卖获得大量认购,抵消了8月拍卖的不佳表现。该拍卖吸引了强劲的间接投标支撑,间接投标占比达74.2%,高于上一次拍卖的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