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之乾卦(一)

三余文心 2023-12-26 10:58:00

《周易》一书,据说是周文王被关在狱里的时候,用他的智慧沉思,来作《易经》六十四卦的注解。每一卦的注解叫做“卦辞”,把整个的卦作分析,一部分一部分来加以解释的叫做爻辞,这一部著作,后世称作《周易》,等于说这是他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其中阳卦以九作代表,因为阳数以九数到了最高位,阴卦以六作代表。每个卦到了最后一爻,阳爻称为“上九”,阴爻称为“上六”,每卦的第一爻为“初”,最后第六爻为“上”。

如果学会了《易经》,不必卜卦,六十四卦,没有卦是完全好或完全坏的,每个卦都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只有“谦”卦这一个卦是全好的。谦退,谦让,有利益大家拿,自己都不要,这当然好,六爻皆吉,这是宇宙的道理,人生的道理。

我们以平淡的态度看,文王对乾卦研究的心得是:

“乾,元、亨、利、贞。”

解:就是说乾卦是元的、亨的、利的、贞的,四个现象。元可以说是宇宙的初始动力,万物的开始。亨就是通,到处通达的,无往不利,没有阻碍的。利是没有相反,没有妨碍,没有害的。“贞”就是正,也是完整的、没有受破坏的意思。

“初九,潜龙勿用。”

解:乾卦的第一爻,此时有价值有能力也不要去用它,最好潜伏。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解:乾卦内卦的中爻,中爻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早晨太阳刚刚从地面升上来,光明透出来了,在这个时候拜访大人是有利的。如卜到此卦,去见董事长或什么长官长辈谋事之类,一定成功。大人并不是很大的人物,在古代大人、小人是相对的名称,一如“贵人”这个名称,并不一定是很大的贵官,在时间空间上刚刚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帮助的就是贵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解:第三爻是内卦的上爻,如果只用三画卦,已经到了顶点。人一天到晚,都要好好打磨自己,保持本分,保持常态,永远这样,不但如此,到了晚上,也要警惕自己,不可放松,就像白天一样的小心。以人生的年龄而言,十几岁到二十岁是初爻,二十岁到三十岁是二爻,三十岁以上到了中年是三爻,就是说到了中年做事得意的时候,做人做事随时随地都要小心,乃至到了晚年都不能放松。卜到这一卦就说明要小心,因为命运还有重重危机,一不小心随时随地会有问题,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才不会出毛病。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解:到了第四爻,是外卦的初爻卦。就像一条龙或一尾鱼在深水里跳出来,成为两节。说明没有毛病,可以出头,出不出头皆在自己,都很好。譬如一个人,事业到了顶点,如再进一步,或者不进,都是好的。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解:第五爻,也是外卦的中爻。像条龙一样在空中飞,遨游自在,也是利见大人。比如自己创业的时候,正是飞龙在天了,还要利见大人,这个大人是指所遇到的都是好人,都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上九,亢龙有悔。”

解:乾卦最后一爻,此时高到极点,就开始开始倒霉了,开始有痛苦有烦恼了。就好像位置到了最高处,就很寂寞,听到的都是好话,简直听烦了。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解:乾卦到这里,才大吉大利。用九就是不被九所用,而是你能够用九。例如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是他的老丈人黄承彦和老师庞德公这些隐士培养出来的,像他们就是用九,改变了历史的时代,而自己又不受环境的影响。那么用九是用哪一爻的九呢?哪一爻都不是,又哪一爻都有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告诉了我们做事的道理,就是做事要绝对的客观,不是与时代没有关系,而是处处有关系。见群龙无首,是一个圆圈,完整的,不从那里开始,永远没有开始,也永远没有一个结束,既不上台,当然也不会有下台,所以大吉大利。用九是元亨利贞,并不是潜龙勿用,潜龙勿用有待价而沽的意思存在,用九则已经忘我了,是中国文化最高的哲学精神。

《彖辞》——孔子对《易经》的批判

彖是一种动物,据说这种动物能将铁咬断,所以才借用了这个名词。彖辞就是断语的意思,断定的话。《彖辞》是孔子研究《易经》六十四卦的结论、批判,是对乾卦卦辞和爻辞的解释,偏重于人文思想。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简译:宇宙万物的开始都靠乾的功能,乾卦包括了天体,整个的宇宙都在乾的范围以内。

注:孔子认为文王周公所提出来的乾卦,是代表宇宙万有的本体、根源、生命的来源,宇宙万有都是它创造的。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简译:云的流行,雨的下降,雷鸣,电掣,宇宙万物的变化,都是靠乾卦的功能来的。

注:乾功能一动,便有一现象,就发生云,某一现象就发生雨,构成各品各类的万有的事物。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简译:大明从早上开始,晚上结束,六位时间就形成了,时间从早晨天明到晚间天黑的六个阶段,永远在旋转,像六条龙衔接起来,在天体上很有规律地驾驭而过。

注:中国人过去把白天分作六个阶段,晚上也分作六个阶段,成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所以成为六位,而这个六位是根据《易经》画卦为六爻的思想来的,是人为的,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宇宙间时间的构成,与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有一定的法则,这一功能是来自乾卦。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简译:认清乾的道理,知道乾道的变化,自己就可以修养,调整性与命,使它就正位,身心平衡永远祥和,就是大吉大利。

注:中国文化中道家讲究两个东西——“性”与“命”,性就是精神的生命,命就是肉体的生命,思想用得太过了妨碍了性,身体太过劳动,就妨碍了命,这两个要中和起来,所以各正性命,把心身两方面放平静,永远是祥和。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简译:乾卦为首,创生万物,普世都可以获得安宁。

《象辞》,象就是现象。《象辞》把科学的东西变成人文文化的哲学思想,但是连带以天文太阳系统的现象作为象征,以星象来说明道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简译:天体不断在动,做人要效法宇宙的精神,自强不息

注:乾卦代表天,行是运动的意思,这是教我们效法乾卦,效法自然的法则,只有付出,没有收回,这是老子所讲的“道”的精神,也是《易经》上的“天行健”。

上面《象辞》的第一句话,是解释卦辞的,接下来下面的话则是解释爻辞。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解:乾卦六爻的第一爻现象,是阳能压制在下面,没有上来,所以潜龙勿用。拿太阳作比,是还在地心下面,天尚是黑的,不要强出头来。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解:二爻的象,等于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给予人家的利益作普遍的发展。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解:第三爻的解释,得意了,上了台要特别小心,因为反复,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上台就有下台,有好处就有坏处,一反一复,是自然的法则,必然的,逃不了的,你以为整了人,可是一定有你的吃亏处。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解:可以再进一步,没有毛病。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解:“造”意义与操相通,就是说人到了这个阶段,就要操作这个境界。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解:凡事不可求满,满了以后不会长久,所以一切事情要留点遗憾、留点缺陷。任何事情到了鼎盛的时候就要小心走下坡了。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解:用九的道理,在效法天地之德,只有布施。宇宙没有结论的,天德不可为首,也没有开始,永远在演变中。

《易经》的《彖辞》、爻辞、《象辞》,都是以天地法则的观念,拉到人事上来讲,就是《周易》的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开始。至于它的应用,则不在《周易》上,而散置于外,保留在道家的《连山易》《归藏易》中。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