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夺门之变,兵部尚书于谦在干什么?

开创大明天下的人是明太祖朱元璋,但延续朱家江山的却是“救时宰相”于谦;没有他的力挽狂澜,明朝或许早就亡于公元1449年,

开创大明天下的人是明太祖朱元璋,但延续朱家江山的却是“救时宰相”于谦;没有他的力挽狂澜,明朝或许早就亡于公元1449年,成为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

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护住了京师,但同时他也面临着诸多考验与挑战,那就是朝堂里的兄弟之争——夺门之变;对于这次政变,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是否真的毫不知情呢?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已在位15个年头,就在这一年,年轻气盛的他听信宦官王振之言,执意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兵败土木堡,50多万精锐全军覆没,而且皇帝本人也被俘虏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力荐之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最终登上了帝位,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瓦剌首领也先想用明英宗朱祁镇来要挟明朝,结果并未得逞,于是他率军进攻大明,直逼京师;兵临城下之际,于谦成功挡住了瓦剌的进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也先认为继续关押朱祁镇没什么大用,索性将其放走;朱祁镇回到京师之后,随即便被其弟朱祁钰软禁在了南宫,长达八年之久。

公元1457年,徐有贞、石亨与曹吉祥等人趁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之时发动兵变,拥立朱祁镇再次登上了帝位,不久后,朱祁钰便离奇驾崩;整个过程进展的非常顺利,一点阻碍都没有。

作为兵部尚书的于谦,既不发兵平乱,也不进宫救驾,翻阅《明史》,几乎找不到他救驾的过程,好像于谦全然不知一样。

他是否真的无动于衷,眼睁睁地看着明代宗朱祁钰蒙难呢?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大量史料证明,于谦并不是毫不知情。

于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夺门之变,懵然不少闻,何贵本兵哉?或闻之仓卒,不及发耳!——谈迁的《国榷》

夺门之事,徐石密谋,左右悉知,而以报谦,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明代屠隆

景皇帝大渐,石亨等谋拥南内,府尹公知其谋,奔扣告变,少保公呵曰:小子何知国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馀》

自始至终,明朝的谈迁、屠隆与田汝成都认为于谦是知晓夺门之变的;而且他还派了范广前去平叛。

是月壬午四更,亨与軏、吉祥等……请上皇升舆,从东华门入奉天殿即位,侍卫都督范广御战。——焦竑的《国朝献征录》

范广是于谦的麾下大将,他冒死抵抗,应该是想保全于谦,但为时已晚,来不及镇压;自从也先进犯京师后,于谦便经常在值班的房子里睡觉,不回自己的家。

谦自值也先之变,誓不与贼俱生。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明史·于谦传》

也就是说,于谦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边疆上了,没有过多关注宫内发生的事情,因此夺门之变轻而易举就成功了;又或者说,他本人不太重视,不想插手,有三点原因:

其一,朱祁钰的独子朱见济早夭。

其二,明代宗朱祁钰的身体每况愈下。

其三,朱见深早在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就被册立为太子,只不过后来被朱祁钰给废了;太子朱见济早夭后,群臣建议立朱见深为太子,但他并未同意。

于谦担心江山社稷再次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之中,因此不屑一顾;凭借他的能力,如果自己带兵平乱,肯定能将徐有贞等人一网打尽,试想一下,连北京保卫战都能打赢,更何况几个乌合之众呢?

由此可见,夺门之变发生时,于谦不出面制止,是为国为民,他并未考虑自己的生死;从而护住了大明江山。只可惜,明英宗朱祁镇再次登基后,没有放过于谦;一代名臣,就这样被活活冤死,终年60岁。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23
2025-04-12 18:44
孙太后应该和于谦通过气了,希望他不要插手,于谦也是考虑国家稳定,朱祁钰病危,而且无后,就是不管怎么变,最后都是朱见深继位。就是平乱了于谦也不可能不让朱见深继位。所以换谁现在当皇上最后都得是朱见深的天下。再加上孙太后作保,也就没管。不成想朱祁镇这老小子不讲道理。
叛逆天使
叛逆天使 18
2025-04-07 15:40
他在摆烂,他觉得这事在法理上与他无关,但其实不是
迈出第一步
迈出第一步 13
2025-04-17 12:14
于谦忠的是大明,不是皇帝。朱祁镇瓦剌留学,于谦力荐拥朱祁钰为帝,也就是说换不换皇帝对他来说本质一样

ABCDE12345 回复 05-04 11:50
秦朝二世而亡,杨坚的隋朝被杨广挥霍了几年就完蛋了,唐朝李隆基前半辈子的开元盛世,只堕落了十几年出了安史之乱毁掉了。宋朝和明朝几十年积累下的骄兵悍将被赵二、朱祁镇一战送走、差点毁了国祚。帝制国家,皇帝的能力作为直接影响国家的将来。你居然说不在意哪个做皇帝?你还敢相信这种人上位后会对社稷有利?你敢把国事交付给有前科的人,赌他会变好?你就不怕他再来什么骚操作败掉剩下的国运?除非你根本没打算让他掌权,把他当傀儡看。反正是傀儡皇帝,傀儡有没有能力无关紧要?

未归
未归 10
2025-04-20 04:21
不是,你平叛了又如何,代宗病入膏肓,而且没后,死了还是朱祁镇或者他儿子朱见深继位,有个毛的区别,朱祁镇要杀于谦横竖都是死
萝卜的心
萝卜的心 8
2025-04-25 12:53
麻烦番茄听一下“我崇祯绝不上吊”,感觉那小说说的蛮对,明朝亡于江南资本,明朝皇帝没一个正常死亡的,史上最牛太子落水后然病死亡,朱元璋一、二、三子都是成年后意外死,欲传位第四子,后死了,传位孙子。永乐大帝出征路上死的,继位皇帝只在位不到一年,死因太能干。最后一个皇帝,辛苦17年,节衣缩食,养了一群吃里扒外的辽东铁骑。听完小说,感觉读书的没一个好东西,资本逐利连种族都不要了,引进满清,让华夏人从两亿人口回到清初不到两千万人口,
千山暮雪
千山暮雪 7
2025-04-07 11:20
于谦就是个儒士,爱惜名声。
达尔王子
达尔王子 7
2025-04-08 13:38
忙着说相声呢

用户14xxx77 回复 04-12 10:29
和郭德纲?

「H 、」
「H 、」 6
2025-04-07 19:04
各种史书记录于谦是知晓的,也有能力力挽狂澜,但是救下来又怎样,主要朱祁钰病入膏肓,他儿子死了也没后代,还是得回朱祁镇这一脉,并且为了朝政免受动乱就躺平了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6
2025-04-10 12:44
此后大明只有左良玉,没有岳武穆了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5
2025-04-08 20:06
在摸鱼
倪组富
倪组富 5
2025-04-08 20:37
于忠肃公若起兵相抗,就会发生内战,叫门皇帝可以没底线,于忠肃公岂能与之同流合污
勇者无敌
勇者无敌 4
2025-04-08 10:45
代宗无后,平乱了怎么办?最后还是会灭九族

用户10xxx65 回复 04-20 11:24
他儿子的死也很巧合

宵夜
宵夜 2
2025-04-08 16:31
南宫之事岂能让于谦知道!
懵懵懂懂
懵懵懂懂 2
2025-04-20 13:01
等死呗!
ABCDE12345
ABCDE12345 2
2025-05-04 11:42
朱祁钰死了,朱见深未必能当上皇帝。第一,朱祁钰是皇帝,朱见深太子之位被废,从法理上说,朱见深已经不是嫡脉,属于藩王系列,只是血脉较近。皇帝无后,谁来继承皇位,是以血脉远近为优先考虑,还是年龄声望才能为先,是选血脉近但有昏庸前科的成年前帝朱祁镇,还是血脉近的幼年藩王朱见深,或者血脉远的贤明成年藩王,怎么选是“立长立贤”的问题,自然会由群臣、皇族开会争吵商定。第二,文官们看中朱见深,皇族藩王们未必看中他,先不说对皇位的想法,单单朱见深的年纪就是个不利因素。主少国疑本来就容易催生权臣,更何况已经出现了权臣,于谦谋夺了皇帝的兵权,甚至连监控百官维护皇权的锦衣卫特务机构都被于谦抢了,如果再推个幼帝上位,亲政前又会被夺走多少权利,甚至都可能变成傀儡不能亲政,看看朱祁钰就是前车之鉴。所以皇族未必会选朱见深上位。
猛兽大哥
猛兽大哥 2
2025-04-26 06:21
于谦和很多的文臣认为谁当都一样都是被他们拿捏,没想到会被杀
闲云
闲云 1
2025-04-17 21:12
于谦忙着抽烟喝酒烫头呢
一生俯首唯广孝
一生俯首唯广孝 1
2025-04-19 12:09
我不是明粉,也不是于粉。纵览史书,对于于少保这个人,我唯有四个字,一心为公!观其一生行事,我实在想不明白这样一个人,怎么还有人会去想方设法的黑?
CiQing1983
CiQing1983 1
2025-04-21 22:22
在教大林说相声[笑着哭]
dc8014877
dc8014877 1
2025-04-25 18:57
于谦以为大明战神不敢杀自己。毕竟自己拯救国家。结果小看大明战神了
花言谢雨
花言谢雨
2025-04-12 11:24
汉王教过于谦了从古到永乐时期四个字“争夺王位”
康师傅
康师傅
2025-04-27 11:38
战神唯一英明决策就是废除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