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家长指出课文《秋收》有错处:麦子不是秋天熟的,麦穗也不会低头

在任何出版物进行印刷与发行之前,都必然要历经三审三校的流程。而学生用于学习的课本以及课外读物,更需秉持高度严谨的态度,容

在任何出版物进行印刷与发行之前,都必然要历经三审三校的流程。而学生用于学习的课本以及课外读物,更需秉持高度严谨的态度,容不得丝毫差错。学校所发放的教材以及课外读物,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与学习的重要依据。曾经,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对课本上的内容几乎毫无保留地信任。然而如今,部分内容却让家长感到困惑,连常识性的问题都出现错误,实在难以想象编写以及审校人员在工作时是否足够认真负责,他们又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

一位小学生家长指出,一年级语文课外读物《秋收》这篇课文存在两处显著错误。其一,麦子成熟并非在秋季,从严格意义来讲,收割麦子不属于秋收范畴。其二,成熟的麦子不会出现“被压弯了腰”的情况,能被压弯的是稻穗,而非麦穗,这都属于常识性内容。

课本中“春种秋收”的概念,容易给大家留下刻板印象,可实际上并非所有庄稼都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麦子分为春小麦和秋小麦,而且因不同地区气候环境各异,种植与收获时间也有所不同。北方一年一熟,所以是春种秋收,但南方的情况就大不一样,家长提出质疑也在情理之中。严格来说,这或许算不上绝对错误,不过老师授课时应当向学生讲解地域差异,不能仅仅为了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式,就忽视常识问题,不然极有可能闹出笑话。

至于家长提出的第二个疑问,确实存在瑕疵。大多数麦穗即便成熟,也只是有微小弧度,并不会明显“低头”,而明显低头的是稻穗,不常接触农作物的人确实容易将二者混淆。文学界常用麦穗来形容谦卑之人,主要源于法国作家蒙田在《随笔集》中的一段话:麦穗空瘪时,总是挺拔地高高昂着头;麦穗饱满成熟时,总是呈现出温顺模样,低垂着脑袋。由此,麦穗便成了谦卑的象征,却很少有人去核实这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南方家长抱怨,课本都是北方专家编写的,学生难以理解。有人认为文学作品主要关注表达与意境,不必过于较真,毕竟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完全符合客观事实。但课文还是应当严谨些,学生写作文时,将麦穗改成稻穗会更严谨。对于“春种秋收”这类刻板印象,南方家长感触颇深。每次孩子写与季节相关的作文时,家长都颇为头疼。有些南方城市四季如春,根本没有课本中描绘的秋风扫落叶的景象,冬天也不见皑皑白雪。要是学生如实描写,根本难以判断到底是哪个季节,这样很难拿到高分,总不能为了得分就让孩子编造内容吧。

家长吐槽课本由北方专家编写,南方学生在这方面处于劣势。难道不同地域的学生要使用本地专属课本,考试大纲也需因地制宜?这倒也能很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只是各地若分别编写课本和读物,就难以像过去那样,集合全国各领域专家研讨确认无误后再印刷发行。缺少严格监管,就容易产生问题。比如编写这篇课文以及参与所有审校工作的人员,若是都是北方人,或者缺乏生活常识、不了解农作物,就可能导致错误出现。

我国地域广阔,无论是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跨度都很大,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气候环境各不相同。以往可能因信息传播受限,无法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如今时代不同了,理应让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真实的样子。这也对文学作品和课文的严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部门都应高度重视,不能忽视审校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存在问题的课文,应尽早删除或修改。老师在课堂上也要做好相关讲解,这不仅体现了教育的严谨性,更彰显了教育的进步。

最后要说的是,以往家长或学生对课本内容有质疑时,完全可以通过正规合理的途径向有关部门反馈,或者与老师交流探讨,而不是私下质疑课本的正确性,否则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厌恶学习。

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能提出疑问的学生或家长说明他们在积极思考,从原则上讲,比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的学生要强得多。在发展过程中,不怕出现错误,只要能够知错就改,便是进步的体现。今日话题:大家觉得这篇课文应该删除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92
用户17xxx92 144
2025-02-25 05:21
都是不懂庄稼活的城里人写的

球长了毛短了 回复 02-25 09:20
日本奸细吴勇的继任者编的

野钓路人 回复 02-27 13:05
种麦子的人也不会写呀[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华夏卫士
华夏卫士 115
2025-02-24 22:25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天香豆蔻 回复 02-25 07:59
天空中鲜花朵朵,不知道哪一朵是姐姐的花🌸

吃瓜子 回复 02-25 17:12
[得瑟]长江两岸,柳枝刚刚发芽

没有昵称
没有昵称 94
2025-02-24 23:00
东北有秋天成熟的麦子,难道东北不属于中国?鸡蛋里挑骨头!

人生苦味 回复 02-25 23:45
要说普遍的常识,而不是小范围的特殊

没有昵称 回复 02-25 10:32
严格讲,课文正确!东北也是中国领土,难道作者不能按照东北来写实吗?东北在清明的时候才种麦,叫春小麦,基本是和玉米间作,这是为了给入夏入秋的玉米通风以增加玉米产量,多收的玉米和小麦的价值相当,等于小麦是偏得,一般是6~8垄玉米间作2垄小麦,8月底或9月份收麦,不是刀割是连根拔,因为土壤太松了刀割也带根须,也确实有的麦穗是弯头的,那是由于两侧玉米长高麦子也有趋阳性造成,课本完全正确,质疑的人也得考证全面,不能乱放炮!难道东北被质疑者开出中国版图了吗?扰乱视听的可恶行为!

呢咪
呢咪 61
2025-02-24 22:55
现在很多小说作者写到猪只吃素!!!

萱草忘忧จุ๊บL 回复 02-28 09:04
猪是杂食啊!它还吃人呢

人若似白云 回复 02-26 17:04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不活了,砖家果然是砖家,猪是杂食动物吃荤的

初心不愿变
初心不愿变 40
2025-02-25 01:45
真是土包子,地球上大把秋天成熟的麦子[抠鼻]
用户10xxx05
用户10xxx05 36
2025-02-24 23:04
坐在盒子里的作家
七月的岔路口
七月的岔路口 33
2025-02-25 16:08
在中国普遍而言,麦子就不是秋天熟的,作者明显没有基本的常识。

我不是专家 回复 03-27 23:07
有没有可能作者的家乡是北方呢?难道以后写文章还得谢谢全国各地的情况吗?

用户97xxx86 回复 我不是专家 04-14 22:10
多北?作者家的麦子跟水稻一样压弯了头吗[笑着哭]粮食作物肯定是主产区走,个别地方不同也会单独另说加以解释而不是直接就说。

用户10xxx19
用户10xxx19 31
2025-02-25 04:38
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种的成熟时间不一样呗,比较北方就一季,就是秋收。长江流域一年两季,春小麦就是秋收,冬小麦夏天收,接着种的作物也不同呀,北方小麦更好吃,长江流域也是春小麦春玉米好吃一些。

人生苦味 回复 02-25 23:47
秋收就是秋天收,和我们这的双抢是夏天一样,别在弄莫名两可的事

两个人 回复 02-26 22:26
北方是六月份收,夏季

56565656
56565656 30
2025-02-25 08:22
你这是文学作品还是科普作品,科普的没问题,文学作品你这纯属吃饱了没事干。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24
2025-02-24 23:36
四川是五月份麦熟六七月稻子熟
没有昵称
没有昵称 22
2025-02-24 22:56
东北有秋麦!

冰城黑蝶 回复 05-02 23:57
[得瑟]我们南方还种过冬天收的麦子。

没有昵称 回复 03-11 19:40
东北有种高粱品种俗称“霞脖丹”,那种散穗的,熟了就是低头的,还真不是弯腰儿。

用户14xxx84
用户14xxx84 22
2025-02-26 15:56
我崽崽读一年级的时候,《小蜗牛》这篇课文里提到夏天有草莓,我们开始还以为是错的,因为现实中我们都是冬天和早春才可以去摘草莓,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有草莓卖。原来我们吃的草莓是大棚种出来的,所以是冬季和春季。

两个人 回复 02-26 22:25
草莓正常是夏季

无点乌 回复 03-02 10:50
我家自己载的几株🍓都是夏天熟,没打农药只得了四个吃。去广西一到夏天成堆卖,好吃又便宜,很浓的草莓味,不是海绵口感

●″☆Silen★
●″☆Silen★ 20
2025-02-25 13:23
那会不会这个文章只是把水稻换成了麦子?

Ylf 回复 经济技术 05-03 15:11
哦,多年生水稻很普遍,是吗?

经济技术 回复 05-03 09:00
以前的和现在的一样么?不看大多数?现在还有多年生水稻又怎么说?

收藏回忆
收藏回忆 17
2025-02-25 22:21
不是认真不认真的事,而是一帮五谷不分的人怎么知道对错

小艾 回复 伪史论就是假自信真自卑 04-23 08:54
再往北就是秋收了

伪史论就是假自信真自卑 回复 04-19 08:40
我住在河北城里,属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我还是知道麦子是夏收,因为每到夏天我都能在街上看见收割机往城外开,别的季节可看不见。

延龄客
延龄客 17
2025-02-25 06:36
鸡蛋里面挑骨头!

用户10xxx69 回复 03-08 00:14
呵呵,大鱼号就这点见识!

热心市民老李
热心市民老李 16
2025-02-25 07:24
没有错!春小麦成熟时间就是秋天 大麦的成熟时间也是秋天

人若似白云 回复 02-26 17:06
见视少了,我们这种的是冬小麦,夏收的

可能
可能 13
2025-02-25 16:22
南北地方那么大,时间不同成熟也正常,现在人家人就是矫情动不动就给你找问题,问题放大

黑腹 回复 03-30 16:03
会用百度,那么也请你动动脑子,农民是照你定好的时间收麦子,还是地里麦子全成熟了才收麦子,真是缺乏生活,傻缺一个

Ylf 回复 02-28 20:17
但作为教材,最好要尊重普遍性,比如十月金秋,比如腊月飞雪,如果你非要拿海南岛来作反驳,那就让人无语了。

用户10xxx01
用户10xxx01 11
2025-02-25 10:53
端午节前后收小麦

大拿 回复 03-06 19:41
那要在黑龙江,端午节小麦才一尺高,碧绿碧绿的。[呲牙笑]

地主家的傻儿子
地主家的傻儿子 11
2025-02-26 14:03
新疆最西北边,9月份麦子熟

Ylf 回复 03-08 04:57
我说大部分,你说黑龙江?你怎么不再说得具体点,说成漠河呢?

小艾 回复 04-23 08:55
然而对于人家新疆西北部和东北北部,立秋算秋天问题不大。你不能因为你那边不算,就否定所有地区。

用户16xxx73
用户16xxx73 10
2025-02-26 23:02
曾经,在贴吧看到过类似帖子,说课本上写的秋天收麦子,很多人包括我都认为是笑话,但有人说最北方地区和高原地区春天种的麦子品种就是秋天收的,说你们没见过不代表没有云云……我说即便是有,但那样的地区占全国麦子产区的百分比有多大?一提到麦子不都是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主产区的情况,即便是东北也是大部分都在夏季收获吧,课本普及知识不是应该以多数人的认知为准么?然后那人又说你怎么知道这课本不是专门给秋季收麦地区的孩子们写的?……[横脸笑][汗][晕][无奈吐舌]

Ylf 回复 黑腹 03-30 00:58
您的自我认知很到位[点赞]

黑腹 回复 03-29 17:32
[鼓掌]客气客气,只是对无知又自大的人有点怨气,毕竟沙特阿拉伯博士一年级太多了

huangll555
huangll555 9
2025-02-25 08:21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特点,但这东西得按主产区来写吧!!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么写谁会有理解问题!
筑梦将来
筑梦将来 8
2025-02-25 08:44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这种一季小麦,今年十月份下种,明年六月十号左右割,接着种上玉米或者是豆子!一年二熟!
listening
listening 8
2025-02-28 14:09
小时候小麦油菜收了种棉花,棉花是秋天收,没见过秋天的小麦,只存在于粮仓里!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8
2025-03-01 16:01
那你把这课文讲给东北的孩子听。别讲给东北以外的人听。
李永志
李永志 8
2025-03-05 09:34
老子六十多了,只见过谷子低头,没见过麦子低头,只知道夏收麦子秋收谷,还真不知道秋天收麦子,嗨!!!六十多年百活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梦回初一 回复 03-08 02:40
那你六十多岁了,见过一米深的雪吗?见过一年四季都30多度的地方吗?你六十多岁了,就这点见识,就别瞎逼逼了,还自称老子,你这是白活了吧!

用户40xxx85
用户40xxx85 7
2025-02-25 09:34
作家是坐家的,不下地的

Rainy 回复 02-25 12:54
真正的作家都是从实践中来的!

紫晨8087
紫晨8087 7
2025-02-25 19:11
你写夏天收小麦和麦穗不弯,这文章就没人看了,文学就是这样,真假重要么

用户10xxx98 回复 02-26 18:31
记忆里,这个文章已经出现二三十年了,或许更早,也许当时当地就种的这样的品种。

孤独 漂流 回复 用户10xxx98 03-06 16:27
不用当时,有些小麦是低头的,比水稻离谱,水稻是压低头的,小麦有的只直接长出来头就是就弯的,现在没怎么见到过了,现在常见的都是直的。

用户10xxx22
用户10xxx22 6
2025-02-25 22:58
陕西关中与新疆无论是越冬小麦还是春播小麦收割期都在夏季!
枪托
枪托 6
2025-02-25 08:44
小麦有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应该是秋天成熟吧

彪悍小农民 回复 04-23 06:43
大部分都是夏收,多看看日历芒种是那个时间,就知道了

彪悍小农民 回复 04-23 08:48
不是,春小麦生长周期短,就比正常种,也就是说的冬麦,晚一个月左右收,还是夏收,还有就是春麦不好吃,自己种麦子的都没人吃这种春麦

ZJW
ZJW 6
2025-02-26 12:25
他一定没听过风吹麦浪这首歌。
财神到
财神到 6
2025-02-27 07:32
家长就这样被经验主义害人
右脸左眼
右脸左眼 6
2025-03-02 20:02
别特么南方北方的,这么说吧——除了东三省和内蒙,中国还有哪里的小麦秋天收?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6
2025-03-10 02:06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根据白居易观刈麦记载唐朝时是五月收麦子
涛哥
涛哥 5
2025-02-26 15:06
看春晚还以为中国人过年都睡大炕吃饺子跳秧歌
不老肥猫
不老肥猫 5
2025-02-28 15:04
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南方同学第一次看到雪,没办法,中国就是这么大。二十四节气本来就是根据黄河中下游天气总结的,中国东西四个小时时差,南北上万里,差异太大了。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5
2025-02-28 11:06
河北石家庄地区的小麦是在秋天播种第二年的夏天收获成熟的小麦都是挺直的不会弯腰收获小麦以后播种玉米,玉米是在秋天收获。如此循环
星辰万象
星辰万象 5
2025-03-02 22:22
不懂植物学 但能出书,不懂农业 但能教育天下。[得瑟]
用户44xxx96
用户44xxx96 5
2025-04-02 15:48
能把这篇文章放在课本上!说明出版社也是个草台班子!
风中的承诺
风中的承诺 5
2025-04-14 14:01
有首歌也是,‘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秋天的景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5
2025-03-10 02:03
《诗经•豳风•七月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据此记载至少战国之前是十月收麦收稻子
茘子小唠叨
茘子小唠叨 4
2025-02-25 14:27
以前我对小麦和雪的想象就只来自书本,现在来自网络。不过我只记得小学语文课本有水稻秋收描写,夏天收水稻时是暑假期间,秋天收水稻有农忙假当时可期待了
葵花
葵花 4
2025-02-25 13:08
小编你是哪国的,中国东西纬度南北经度差距你了解调查再发言
曹操
曹操 4
2025-02-26 07:10
致80后的课本内容好,现在的课本太垃圾
lou_dongfeng
lou_dongfeng 4
2025-02-26 09:54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小学时等了六年等白雪纷飞和冰雪融化。现在四十多了也没有见到过雪[呲牙笑]
神☆广←星流
神☆广←星流 4
2025-03-07 23:49
武松还打虎呢,这“家长”咋不说华南虎已经灭绝了,武松不可能遇到龙虎。汉朝的将军还捕猎大象呢,这所谓“家长”咋不说中国现在没有本土大象?时代和地区都不同的不同品种麦子能混为一谈么?
samampampwindy
samampampwindy 4
2025-03-23 12:22
小学有一篇课文说画杨桃的,实事求是的画是个五角星。学完这篇课文后美术课老师在讲台上放个被子让我们写生,以我们的角度看过去根本不可能看到杯口,然后全班就我画出来一个长方形,其他人都画出椭圆形的杯口,然后我被老师批评了
立刻
立刻 4
2025-03-23 07:18
悯农也有类似问题。锄禾,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那叫薅草,或者刈草,就是除掉杂草,禾苗是不能锄掉的;诗中写的很明显是种麦子,盘中不会出现一粒一粒的。
用户10xxx47
用户10xxx47 4
2025-04-07 09:16
教授不种地,那知何时熟。
那些年走的太匆忙
那些年走的太匆忙 4
2025-04-16 03:46
可能是砖家新研究出的新品种吧
平凡人生
平凡人生 4
2025-04-22 16:49
麦子不会低头,但会湾腰[笑着哭]
彪悍小农民
彪悍小农民 4
2025-04-23 06:47
有些说地区差异的,多看看日历,一过六一就芒种,这还不能说明麦子在什么季节收吗?那些大型联合收割机是什么季节上高速,下不了高速的新闻也没看过嘛?
智慧小赖皮
智慧小赖皮 4
2025-04-27 14:12
芒种是什么都不知道
用户10xxx36
用户10xxx36 3
2025-02-25 08:40
也许这就是小孩子写的,没经过审核就发出来了
用户17xxx12
用户17xxx12 3
2025-02-25 09:00
立秋过后就是秋了啊
起个名真难1324
起个名真难1324 3
2025-02-25 13:47
北方春种秋收?北方种的是冬小麦,是要越冬的,夏天收。东北才是春小麦。
shepherd
shepherd 3
2025-02-26 07:31
说到春种,我们老祖宗为什么要这样写“种”字?造字的背后逻辑是怎样的?
等待幸福
等待幸福 3
2025-02-26 08:58
跟春晚一样和我们南方关系不大
淡忘铭记
淡忘铭记 3
2025-02-26 09:12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是普遍现象和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利导,更是基操。
传说dafa
传说dafa 3
2025-02-26 09:02
作者是把水稻当麦子了。
路人甲
路人甲 3
2025-03-01 00:21
错了就是不认,世界那么大总有一个地方一个品种能圆上。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3
2025-03-01 17:32
肯定是东北种的水稻,作者以为小麦
生物学家李教授
生物学家李教授 3
2025-03-02 17:20
麦子有各种季节的,我们这就有人种冬麦和春麦。不过麦穗是不弯腰的,
ice
ice 3
2025-03-02 16:29
大棚一年四季都丰收。而且,能分清小麦和蒜苗的老师已经不多了!
用户10xxx69
用户10xxx69 3
2025-03-01 19:46
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东东也能编写教科书文章?悲哀!
知白
知白 3
2025-03-02 12:56
白发三千丈,麻烦老师讲课的时候说明一下李白在吹牛皮!人家文章创作谈艺术的时候,你硬是要跟人家说科学。
風泠_lin
風泠_lin 3
2025-03-02 14:51
哎呀课本常识都能错了?小麦一般春秋播种,夏季成熟,稻谷(大米小米)春夏播种,秋季成熟,压弯腰的是谷穗,麦穗挺拔
夕阳下的山鹰
夕阳下的山鹰 3
2025-03-04 18:17
李健写的《风吹麦浪》就说是秋天的景象,当时我也认为他是错的,后来去网上仔细查了一下,他应该说的是北方。
尧遥幺
尧遥幺 3
2025-03-03 22:18
有些家长真的牛皮,指出啥问题就会消除啥问题
一瓢弱水
一瓢弱水 3
2025-03-10 06:08
山东的小麦是秋种,来年夏收,所以说叫三夏,不知道山东是不是属于北方,但绝对不是春种秋收!

今夕何夕 回复 03-11 12:04
山东也有春小麦,只不过后来经济作物多了,春小麦浪费土地,都换成冬小麦了[笑着哭]

小傻瓜
小傻瓜 3
2025-03-12 19:12
陕西这边小麦最迟6.1也熟了

黑腹 回复 03-29 16:46
你也真是人如其名

立刻
立刻 3
2025-03-23 06:00
终于有人发现这个错误了

黑腹 回复 03-29 16:45
请自行搜索春小麦,本来一段优美的文字用来教孩子语法的,一堆没有常识的人非要不符合常理,搞笑

用户10xxx18
用户10xxx18 3
2025-04-02 12:46
我的家乡有一棵三百多年的麦树,树上结的麦粒比苹果还大,小时候饿了就去摘麦子吃
dfghbbfg
dfghbbfg 3
2025-04-13 16:49
很多所谓作家创作的东西都是不合实际哗众取宠的东西
没吧有吗
没吧有吗 3
2025-04-14 07:19
整个教育不是停滞不前而是错了撞破南墙也不回头[并不简单]
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 3
2025-04-15 12:55
我记得有一句叫《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星星
星星 3
2025-04-16 18:37
去陕西西安,就是6月份,看见了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可比穿楼的轻轨好看多了
武寒旭
武寒旭 2
2025-02-27 12:11
杠精,注意力放在没用的地方。我们这里麦子秋天熟这就够了,需要把全天下麦子什么时候熟撸一遍,你怎么不说太空站的麦子呢?

Ylf 回复 02-28 20:21
就算你九月收割麦子勉强算作秋天,那麦子熟了大都像水稻那样低垂着穗子吗?[呲牙笑]

武寒旭 回复 Ylf 03-01 03:21
这个没什么可以辨解的了。

牧羊人
牧羊人 2
2025-03-27 18:3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御女神棍
御女神棍 2
2025-03-31 19:33
我说油菜花8月开的很茂盛,我说错了么?
苯环坦克乱玩牛
苯环坦克乱玩牛 2
2025-04-06 11:04
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能进教材?现在语文教的什么东西!!!只有辞藻堆砌!
雾沐铁塔灯
雾沐铁塔灯 2
2025-04-11 16:06
铁树开花,北方百年难遇;南方几乎年年开花
用户65xxx93
用户65xxx93 2
2025-04-13 21:14
南方作家还写天天在海边玩水呢,你说北方人该提出抗议吗?[笑着哭]
鱼跃
鱼跃 2
2025-04-14 00:01
专家都是北方的,北方大文豪多

小艾 回复 04-23 08:58
确实是这样的,论基础教育,东北地区对广大南方地区遥遥领先的,尤其是编纂教材大概率是二三十年前那阵,差距更大

欢乐马
欢乐马 2
2025-04-15 10:09
冬麦夏季熟,春麦秋天熟。
如是菩提
如是菩提 2
2025-04-15 13:52
妈的春小麦,和秋小麦也是种植的时间不一样,
伪史论就是假自信真自卑
伪史论就是假自信真自卑 2
2025-04-19 08:38
我住在河北城里,属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我还是知道麦子是夏收,因为每到夏天我都能在街上看见收割机往城外开,别的季节可看不见。
黑夜天空
黑夜天空 2
2025-04-22 08:11
有些地方一年3季水稻该怎么写????[得瑟]高原地区又还怎么写[得瑟][得瑟][得瑟]
小艾
小艾 2
2025-04-23 08:53
1.东北地区的小麦确实是秋天收的,不能因为你那里不是秋天收就质疑全世界 2.麦穗到成熟时就是会自然弯曲,虽然个别品种弯得不严重,但是麦穗弯曲依然是判断成熟的标志之一 没见过世面的就别人云亦云了
用户36xxx59
用户36xxx59 2
2025-04-23 12:12
专家:我又不是种地的
yuanxing
yuanxing 2
2025-04-27 19:07
煞笔乱改的,原文应该是稻谷熟了。
蚊子
蚊子 2
2025-04-28 12:42
庄稼种地里,大家来浇水,粪水有养分,你说不干净[得瑟]
十二少
十二少 2
2025-04-27 13:54
直接增加注解,是什么地区的景象,不就行了吗?争个毛[抠鼻][抠鼻][抠鼻]
mihu
mihu 2
2025-04-30 10:57
文学有的是看到了景象,进行艺术加工。。不是科普类,要吹毛求疵的吧?

mihu 回复 04-30 10:58
说起来,热带,稻子一年三熟。。

Dust_2 ♥
Dust_2 ♥ 2
2025-05-02 19:34
冬小麦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还有,北方没落也就是南宋才开始的,教材有啥问题
悠悠我思
悠悠我思 2
2025-05-03 19:26
只有春小麦、冬小麦,哪来的秋小麦啊?
一块扯淡吧
一块扯淡吧 2
2025-04-13 10:43
《初冬的早晨》《春天来了》这些课文还有吗?可以对比一下,哪个更好
殇 歌
殇 歌 1
2025-02-26 21:51
小麦品种都多少个版本了,现在连麦芒都没有了见过吗

Ylf 回复 02-28 20:44
尊重普遍事实不好吗,非要用少数情况和特例来反驳?照您这么说,水稻也有成熟后稻穗依然挺直的品种,而油菜花也说不定有白色品种,怎敢再写成“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了?

用户14xxx70 回复 02-27 18:28
没有芒的小麦早就有,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品种。

极限
极限 1
2025-02-26 12:00
秋收没有问题,就是麦子确实不会低头。。

极限 回复 用户72xxx65 02-28 21:06
不会!

用户72xxx65 回复 02-28 20:02
也有会低的啊

用户16xxx73
用户16xxx73 1
2025-02-26 22:53
麦子成熟后干燥的差不多时,麦穗都是向侧面、向下弯的,此时如果不收割过几天就会在颈部断掉

Ylf 回复 用户16xxx73 02-28 22:20
呵呵,疏忽了,如果在向上后面加个豆号,就更容易理解了。我的意思是,麦穗大多数保持向上姿态,略向侧弯,而不是像水稻谷子那样明显弯颈垂头。[开怀大笑]

用户16xxx73 回复 02-28 21:51
你那里是什么品种的麦子?向上弯?我这都是横着弯,向下弯[得瑟]

7473291
7473291 1
2025-04-22 22:04
不知道听没听说过那句话 冬天麦盖一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呲牙笑]

小艾 回复 04-23 08:56
并不是所有地方都种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