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是中国的好朋友,他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此后尼克松访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也算不上什么稀客,他一生来了中国二十几次,完全是轻车熟路的老熟人了,中美关系也因为尼克松的访华,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但奇怪的是,明明尼克松跟中国的交往已经熟稔,结果却在晚年的时候反悔了。

尼克松坦言,当初就不该访华的,很后悔,究竟发生了什么,令尼克松在晚年改变了想法?身为第一个访华的总统,尼克松的算盘又是怎么打的?
1. 尼克松后悔了“美国优先”的这一理念,并不是特朗普专属,而是每一个美国总统的特性,尼克松也不例外。
尽管他是第一个访华的美国总统,可并不代表,尼克松是奔着交朋友来的,当然有自己的小九九。

且还是借着中国,谋划的一大盘棋,尼克松怀抱着利己的想法,以及一箭三四雕的绝对牟利优势,来带到的中国。
本以为会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达成目的,没曾想,中国不按套路出牌啊,别看美国当年实力强劲,在国际上数一数二,奈何旁边还有个苏联能跟美国掰手腕。
该说不说,美国确实忙啊,一边要提防苏联,一边要遏制欧洲、日本这些国家旁逸斜出。

说白了就是维护自己的霸权,可见美国从很早开始,就已经形成了霸权意识,只接受其他国家围着自己转,主打一个众星捧月。
尼克松对访华之旅充满了信心,美滋滋的认为,中国邀请自己前来做客,就是为了寻求庇护。
毕竟当时在外人看来,中国的日子很不好过,边境苏联虎视眈眈,甚至集结士兵嚣张喊话,要给中国一场外科手术般的打击。

面对苏联如此威胁,尼克松觉得中国肯定慌了神,只能恳求美国保护,而尼克松就能顺势恶化中苏关系。
还能在舆论上占据有利的地位,大肆宣扬帮助中国这件事,尤其是中国躲到美国的羽翼之下后,苏联肯定更加恼火。
在中国身上花费的心思就更多,那么其他方面苏联必然顾忌不到位,最重要的是,越南战争,美国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从而在战场上无往不利。

那时候,中苏皆是越南的支援者,一旦双方交恶,越南战场不受影响就怪了,到时候美国见缝插针,绝对能包揽大量的利益。
那么如何震慑欧洲与日本呢?只需要让中国的现状被看到,欧洲、日本均会乖乖听话。
不敢再有二心,到时候鸡也不跳了猴也不闹了,美国喜滋滋的连吃带拿,轻松获得了mvp。

不得不说,尼克松的算盘打得相当响亮和广泛,通过中国这一个国家,便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要不怎么说,美国总统不是一般人干的呢,为“家人”谋福利到了极致,心眼多的宛如奶酪。
可惜尼克松的想象很美好,现实很干瘪,他实现目的的所有前提,乃中国真的向美国求助。

但凡这一点不成立,满盘皆输,果不其然,尼克松到来后,赫然发现中国不按套路走。
根本没把中苏当回事,反而拐向了其他层面,尼克松人傻了,简单来说,当时的越南、台湾每一个都比中苏要重要。
因为当时的中国已经有核武器了,不是任人欺凌的小可怜,即便不会压倒性胜利,也足够让自己安全无虞。

所以安危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其次就是苏联很机智,有脑子,不是一根筋,根本不需要美国四处宣扬中国求助,苏联就已经不敢动了。
只要中国和美国站一块,这个信号足够了,政治家嘛总是走一步看百步,这就是毛主席的智慧。
接下来的发展完全脱离了尼克松的掌握,中美顺利会面后,苏联彻底闭嘴了,没有动不动喊打喊杀的。

似乎一夜之间安静了不少,也不敢在贸然挑衅,中苏的关系虽然没有缓和多少,但维持在了一个稳定线上。
最起码没有啥火药味了,尼克松算是白跑一趟,给他人做嫁衣也是体会的明明白白。
棋盘布置好,没棋子,只好垂头丧气的走了,算是吃了个闷亏,估计到了晚年怎么想怎么憋屈。

才有了对访华后悔的念头。
2. 访华之旅美国并不是什么常胜将军,早年间的美国,有足足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焦头烂额、压力山大。
美国民众们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怨声载道,眼睁睁看着周边国家一个个的崛起飞升。

美国身为霸权的化身,打死也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况且别的国家越强,代表美国能掌控的几率越小。
擅长利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美国,总算尝到了败绩,三年的朝鲜战争,身影略显狼狈,毕竟没有占到中国的便宜,战事上也不容乐观,好不容结束了朝鲜战争,转头又在越南战场上吃大亏。
美国是真的有毅力啊,花费了15年的时间,愣是拿不下来,大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执念。

美国显然是上头了,俗话说得好,不争馒头争口气,美国一直是名利前茅的那个,如今在越南耗费了十几年的事时间,损失严重、发展受限,肯定咽不下心里这口气。
另外,美国当年不光在战场上跌下神坛,国内同样哀嚎一片,通胀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每一个美国人。
大家都对长久不息的战争怨言连天,更对眼下的生活十分不满,美国属实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而日本在这个时候默默崛起了,经济一溜烟的超过了一众国家,原因就是战争红利。
朝鲜战争给了日本充足的发育机会,导致小岛国一飞冲天,美国打心眼里不高兴了。
更令美国恼火的是,自己深陷泥潭,而死对头苏联笑呵呵的看戏,趁机发展自家军工,赶超的心思不要太明显。

洲际导弹的数量翻了好几倍,美国简直欲哭无泪,一片混乱中欧洲也没闲着,欧盟成立了,美国的控制权逐渐松动。
一桩桩一件件,多少有点四面楚歌的味了,眼下急需一个调整转型,好巧不巧,中国跟苏联从不对付的关系,走向了兵戎相见。
因为珍宝岛,中苏关系迅速交恶,美国看到了这个好机会,打算抛出示好信号,中国立马察觉到了,主动给了台阶。

于是尼克松之后变到了中国访问,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毛主席八十岁,接待尼克松会谈过程中,依然游刃有余宝刀未老。
而尼克松在中美关系上,给中国民众的印象是很不错的,毕竟之后的几十次访华里,是中国以中国的老朋友邀请的。
信息来源:
红歌会网、百科—尼克松访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