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你脑海里是不是立马浮现出那种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把大好江山作成一地鸡毛的形象?比如商纣王、隋炀帝啥的。
但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有点儿不一样。他也是一位亡国之君——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可要说他亡国,跟他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爱好”脱不了干系,这爱好不是别的,竟然是…搞发明创造,当个“技术宅”!
是不是有点儿懵?皇帝不好好当,跑去当工匠?这听起来也太“不务正业”了吧!
别急,先放下“昏君”的滤镜。这位元顺帝,压根儿就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脑袋空空、只知道享乐的主儿。恰恰相反,史书上说他从小就“聪颖无比,颇富巧思”,绝对是个高智商人才。他爹妈当年还指望着他能重振大元雄风呢。
可谁能想到,这位哥们儿把他的聪明才智,几乎全点在了“机械工程”这个技能树上,而且一头扎进去,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皇帝也爱“玩”技术:宫漏、龙船,他的作品放现在也是黑科技!
你可能不信,这位皇帝亲手捣鼓出来的玩意儿,那水平,放今天都能上《我爱发明》了!
就说他自己设计制作的那个宫漏(就是古代的计时器)。你以为皇帝做的就是图个好看?那可小瞧他了。这个宫漏,大概六七尺高,宽度是高度的一半,设计得极其复杂精妙。各种传递时间的漏壶,都巧妙地藏在一个特制的木柜里。
这还不算完!柜子上头,还设置了微缩版的西方三圣殿。柜子腰部两侧,站着两位穿着金盔金甲的神人,一个手里拿着报时的钲,一个拿着钟。一到晚上,这两个神人能自动按照时辰敲钲打钟,报时那是分毫不差!柜子两边还有六位日月宫飞仙,每到子时、午时,这些小飞仙居然还能自动走出来,飞过一个微型仙桥。这想象力,这机关术,你说牛不牛?简直就是个小型的自动化报时装置艺术品啊!
除了室内摆件,水上的大玩具他也能搞定。他还亲自画图纸,设计并监督工匠造了一艘超豪华的龙船。这船老长了,首尾加起来足足有120尺(差不多40米),宽也有20尺(约6米多)。船上配了24个水手,个个穿得那叫一个华丽:头戴黄金打造的趴头巾,身穿紫色锦衫,腰里还系着金光闪闪的荔枝纹腰带。
最绝的是,这龙船开动起来的时候,龙头、龙眼、龙嘴、龙爪、龙尾,全都能跟着动弹!远远看去,就像一条真龙在水面上嬉戏玩耍一样活灵活现。这脑洞,这机械设计能力,放那个时代,妥妥的黑科技啊!
可惜!点错技能点的皇帝:当“爱好”撞上“江山社稷”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这元顺帝挺厉害啊,简直是被皇位耽误的“发明家”、“工程师”嘛!
没错,他的天赋确实惊人。如果生在太平盛世,或者干脆就是个民间高手,凭这手艺,说不定真能名垂青史,成为一代“技术大拿”。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他偏偏生在了元朝末年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屁股底下坐的是摇摇欲坠的龙椅。
他爹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裔,可他自己呢?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些“奇技淫巧”上,对朝政大事越来越不上心。“宫漏”再准时,报不了王朝的丧钟;龙船再精巧,载不动即将倾覆的江山。他还一度迷上了求仙问道,更是把国家大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其实,元顺帝也并非一开始就彻底“摆烂”。他刚即位那会儿,也想有所作为。比如在权臣伯颜倒台后,他启用了伯颜的侄子脱脱,废除了一些排挤汉人的政策,恢复了科举考试,还下令修撰了《辽史》、《金史》、《宋史》这三部重要的史书。这些举措,一度让人看到了中兴的希望。
但时局比人强。到了1350年前后,天灾人祸不断,物价飞涨,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了徭役,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终于,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天下大乱。
元朝军队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起义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势。更要命的是,朝廷内部也不安生,元顺帝和他自己那个急着想接班的皇太子之间也是明争暗斗,内耗严重。这位曾经想有所作为,又沉迷于自己小世界的皇帝,最终彻底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
如果他不做皇帝?历史会少个亡国君,多个“发明大王”?
最终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朱元璋异军突起,建立大明,元顺帝带着残余势力退回漠北,大元王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他自己也在不久后病逝,留下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号。
唉,说实话,每次读到元顺帝这段历史,心里都挺复杂的。一方面,他作为皇帝,确实没能尽到责任,导致国家灭亡,百姓遭殃,这是没得洗的。但另一方面,看到他那些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又忍不住替他感到一丝惋惜。
这是一个典型的“错位”悲剧。他的聪明才智,他的兴趣爱好,放在治国安邦上,显然是点错了技能点。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人,或者生在一个不需要他承担如此重任的时代,或许他真能凭借自己的天赋,活成一个快乐而成功的“工匠大师”,留下几件让后人惊叹的作品。
可惜,历史不容假设。元顺帝最终还是以一个失败者的形象,定格在了史书里。但他那些关于宫漏和龙船的记载,却像一扇小窗,让我们窥见了一个复杂历史人物的另一面——一个被皇袍紧紧包裹,却始终躁动着“技术宅”灵魂的、矛盾而又可悲的个体。
那么,你觉得,这位“工匠皇帝”的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思考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