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群九漏鱼闹了一个笑话。应对美国关税战贸易战,外交部发布了一个题为《不跪》的视频,从郭某民开始,一大帮人跑出来评头论足、指手画脚,卖弄自己的理解能力,说外交部用词没水平。
越看越可笑,一大帮缺乏理解能力的人,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与勇气,跑来跟外交部卖弄自己的理解能力。也实在没想到,外交部用了一个“不跪”,竟然让那么多九漏鱼现原形,还暴露了奴才心理。
理解能力过关的人都懂得,一个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要看是否符合一定的情境。那么,说“不跪”存在哪些情境呢?外交部视频用“不跪”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呢?下面来为九漏鱼进行逐一分析。

比如郭松与郭民,本来是平等的两个蛆,各自带着一帮弟兄,在同一个厕所里讨生活,存在彼此有来往,但之间存在竞争,而且郭松一直想收服郭民,统一厕所。
有一天,郭松就对郭民说:“小子,你给我跪下!”郭民说:“滚,老子不跪!”由于不想彻底翻脸,郭民没把心里的话骂出来:“你TM算老几,敢让老子给你下跪?要跪,也得是你给我跪!”
这个情境其实很常见,不知道那帮九漏鱼为什么想不到,怎么一看到“不跪”,就把自己想成奴才了呢?怎么想不到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呢?其实,这是他们潜意识中的奴才心理的条件反射。
潜意识中没有奴才心理的人,是不会产生郭松民那样的“臣妾身份的自我指认”。比如当年英国公使马嘎尔尼觐见乾隆皇帝,就很自然地拒绝下跪,因为在马嘎尔尼心里这是平等外交,不是朝贡。

这个情境,在影视剧里是很常见的。一些绿林好汉,或者是革命者,被抓住后,就拒绝向官员或者皇帝下跪。
吉鸿昌在1934年被带到刑场时,拒绝跪地,要求“给我拿椅子,我要看着子弹打死我”。陈延年在被捕后,表示“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
不知道郭松民与那帮九漏鱼如何评价吉鸿昌与陈延年的不跪?按照郭松民与九漏鱼们的逻辑,难道吉鸿昌与陈延年当时心里会想“我虽然是臣妾但我是有骨气的”?
郭松民与九漏鱼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当有人逼着你下跪时,你会想“我虽然是奴隶但我有骨气”吗?

这里还用前面的两个蛆来举例子。郭松与郭民两个蛆老大,带着各自的弟兄在厕所里讨生活。
但其实两个人一开始并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主人与奴仆的关系。郭松原先是郭民的奴仆,郭民大气,让他出去单干,郭松能干,后来居然发展到实力超过了郭民。
有一天,郭松胆大包天,居然想并吞郭民,仗着蛆多势众,公然让郭民给他下跪。郭民怒斥:“不跪!你TND疯了,我才是主人!”
我很奇怪,九漏鱼们为什么不把自己想成主人,偏偏把自己想成奴才,这应该是奴才心理太重,潜意识里自己就是个奴才。

黑社会老大发淫威,小印、小以、小廷、小墨、小英等人,浑身发抖,两腿发软,就跪下来了,还给大中使眼色:咱们都跪了,你也跪吧。黑社会老大看着大中问:他们都跪了,你呢?
这个情境,还是直接用中国、美国与其他国家来说了,不然九漏鱼们看不懂的。
“跪”,在这里是“屈服”的意思,不是上面那些真的下跪。当然,上面那些真的下跪,也是屈服的表示。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有些国家屈服了,也就是跪了。中国不愿意屈服,所以就发视频告诉其他国家:你们跪吧,谁想跪谁跪,反正我们中国不跪。

奴才心理没有根除的人,总是有着深深的奴才式思维惯性,会不由自主地用奴才思维去理解别人的一言一行。
奴才的眼里总把别人看成和他一样。也就是说,奴才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理解能力,达不到主人的层次。
实际上“不跪”虽是旧词,但在网上已经形成新的意义,是不屈服的形象表达,只是奴才的大脑却没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