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针对海外留学生的"公检法"诈骗案引发关注。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小姜遭遇精心设计的骗局,险些损失85万元人民币。这起案件揭示了诈骗分子的最新作案手法,值得所有人警惕。
谨防上当
诈骗全流程解析:
伪造身份开场骗子冒充"国际通信部门"致电,谎称受害人涉嫌违法信息传播,制造恐慌情绪。
心理操控升级转接至假"警方"后,出示伪造的"通缉令""保密协议",要求每日报备行踪,实施精神控制。
终极收割阶段以"优先调查"为诱饵,诱导受害人筹集巨额"保证金",并指定特殊取现方式。
诈骗手法三大特征:
利用时差和信息差,专门针对海外留学生
伪造全套法律文书,极具迷惑性
要求绝对保密,切断受害人求助渠道
警方重要提醒:
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绝不会要求转账验资
法律文书必须通过正规渠道送达,电话发送均属伪造
遇可疑情况请牢记"三不"原则:
不轻信
不转账
不隐瞒
防骗口诀:"海外来电要警惕,安全账户是陷阱,通缉令,莫慌张,立即报警最妥当!"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该案展开深入调查。请广大民众特别是留学生群体提高警惕,遇到类似情况第一时间联系警方或大使馆核实。防范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