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国投证券-电子行业深度分析:光学与AI迭代助力智能眼镜,下一代智能终端加速普及-250928

光显技术驱动产品快速迭代,发展期减法框定产品边界:

智能眼镜发展历经四阶段:2012年前为技术验证期;2012-2016年商业试水期;2017-2022年产品多样化期;2023年进入蓬勃发展期。分类依据为光学显示系统:AI拍摄眼镜不涉及光显技术,核心在于拍摄和语音交互;VR眼镜则完全隔绝现实重在满足视频与游戏等沉浸需要;AR眼镜通过光学透视叠加虚拟信息,是智能眼镜的终极形态,分为AR观影眼镜和AR全域眼镜。由于目前技术瓶颈和成本限制,现在摒弃大而全,聚焦具体应用场景的眼镜形态具有更加快速的爆发性,光学/轻量化技术的迭代会让智能眼镜加速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

AI眼镜:AI技术驱动引发新一轮百镜大战:

AI眼镜含义较广,目前市场更多的是集成了摄像头+蓝牙主控+语音交互的AI拍摄眼镜,通过舍弃光学显示模块,以轻量化、低成本和AI功能切入市场。2023年9月,Meta推出Ray-BanMeta,成为了第一个真正现象级的爆款AI眼镜产品,引爆"百镜大战",2024年销量占AI眼镜全球总销量的98.68%。AI拍摄眼镜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减法"(牺牲光学显示)换取轻重量的便携性,全天候佩戴的实用性,覆盖运动拍摄等场景,有望抢占运动相机等产品在部分场景的市场份额。

AR眼镜:AI眼镜终极形态,技术迭代不断突破:

AR眼镜通过微型显示器和光学模块,将虚拟影像投影在现实场景中,实现以现实世界为基底的虚拟叠加,根据应用场景不同一般分为观影眼镜及全域眼镜:1)观影眼镜(轻VR):一般采用Birdbath+MicroOLED光显方案,产品定位为"便携式观影设备",用途界限与传统VR有些模糊,但是一般更加轻便(多在120g以内),可能会通过电致变色/墨镜等方式切换功能。目前该类眼镜消费者的主要需求多为便携式观影追剧,在“618”期间销量数据处于领先,AR观影眼镜有望在未来持续扩大市场份额。2)AR全域眼镜:光波导+MicroLED/Lcos等为近期探索方向,目前多用于户外导航、翻译、支付和工业等虚实交互场景,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销量较低,但是作为AI眼镜的终极形态,核心厂商都在不断迭代技术,在投影、刻蚀等技术或者SiC等新材料尝试突破。

传统VR眼镜:聚焦极致沉浸体验,游戏与观影是核心需求:

VR眼镜完全隔绝外界环境,使用者沉浸在生成的虚拟环境中,通过使用交互设备(如耳机、手套等)来发送和接收信息,以主机/PC游戏为核心场景,目标用户多为极客玩家。目前,传统VR眼镜(重VR)以Pancake+FastLCD/硅基OLED为主,2025Q2销量为126万台,yoy6.7%。VR眼镜市场相对更为成熟,在Meta、PICO等主要厂商发布新品时会吸引较多用户更换设备,为当年市场规模贡献增量,但在未推出有竞争力新品的小年,市场销量驱动力预计较弱。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1)上游:以芯片、光学模块、屏幕为核心,未来MicroOLED有望逐步成为XR设备主要方案,受益于智能眼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MicroOLED显示屏出货量2030年预计出货量为39956.6万块,销售额2030年预计达到679.3亿元人民币;2)中游:25Q1雷鸟创新占据了AI/AR眼镜线上市场50%销量,PICO在国内VR市场销量存在绝对优势;3)下游:线下渠道推动智能眼镜落地,博士眼镜已铺设100余家智能专柜。

关注标的

建议关注:1)代工: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2)光学:舜宇光学科技、蓝特光学、欧菲光等;3)存储芯片:佰维存储等;4)SoC芯片:恒玄科技、瑞芯微、泰凌微、炬芯科技等;5)SiP:环旭电子等;6)显示:视涯科技、奥来德、京东方A、清越科技等;

风险提示:光显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政策补贴退坡影响需求;行业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