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俄真要联手搞大事?北约发出警告:台海开战普京可能抄后路 2025年,秘书长吕

中俄真要联手搞大事?北约发出警告:台海开战普京可能抄后路 2025年,秘书长吕特毫不含糊:“如果中国大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普京很可能同时对北约动手。东西两线开战,并非不可能。” 北约的军情部门近期汇总的数据显示,大陆对台的军事施压在过去三年里上升了300%以上。几乎每个月,台海周边都会出现大规模实兵演习。 美国印太司令部报告称,解放军正在“伸展腿脚”,加速训练,目标直指2027年。而这条时间线,并非第一次被提及。 插叙回到2021年,当时CIA局长伯恩斯在国会听证会上就透露,情报界掌握的信息表明,北京高层已下达“硬命令”,要求解放军在2027年前做好攻台的全面准备。 那时不少人怀疑消息的真实性,认为更像是战略威慑。但几年过去,美军发现解放军演习的内容愈发贴近实战,不仅有跨海突击、远程打击,还有无人机、电子战大规模参与。 讽刺的是,乌克兰战场上那些带着60%中国产零件的俄军无人机,反过来也在提醒西方,技术流动与战场演化已不再有明确界限。 台海一旦爆发冲突,将是全球性的震荡。美军的航母编队、日本的空军基地、关岛的导弹阵地,早就把眼睛盯死了台湾周边的海域。 华盛顿智库甚至反复模拟,一旦台海战火燃起,不仅美国会被迫卷入,全球芯片供应链也将瞬间崩盘。台积电的产能是全世界科技产业的核心,一旦停摆,智能手机、汽车、武器系统都会出现断供。 可北约的担心不止于此。 吕特在会上特意强调,中俄的关系虽然被称作“初级伙伴”,但其战略配合的威胁不可低估。俄军的现状固然糟糕:乌克兰前线每天都有上千人伤亡,坦克装甲车被迫东拼西凑,炮弹供应一度靠朝鲜支援。 但北约的情报评估指出,如果没有外部冲击,俄军在5年内就可能恢复部分进攻能力,尤其是在空天力量和导弹领域。 1979年冷战高峰期,苏联曾在西欧边境进行大规模军演,北约内部对是否会被突然袭击争论不休。事实证明,战争未必要全面开打才能制造混乱。 当年仅仅是苏军的一次调动,就让西欧股市剧烈波动,美元汇率瞬间下跌。 今天的俄罗斯,也可能采取类似手法:不需要真正全面进攻,只要在波罗的海边境制造摩擦,或在波兰发动一次网络战,瘫痪电网,就足以让北约手忙脚乱。 而美国的处境更为微妙。表面上,它是唯一能同时在大西洋、太平洋和中东投射力量的大国,但现实中“多线作战”的压力已让它疲惫不堪。 就在不久前,美军刚出动B-2隐形轰炸机摧毁伊朗的核设施,红海上航母编队又得时刻提防胡塞武装的导弹袭击。 欧洲战场要防着俄罗斯,亚太战区要盯紧台海,特朗普在竞选演说中虽一再强调要“猛卖武器给台湾”,但美国的弹药库存经过两年支援乌克兰,已经严重消耗。 北边的朝鲜,则是另一道难题。 韩国军方内部多次讨论过一个问题:万一台海局势全面崩盘,美军究竟是优先守台湾,还是守驻韩美军基地?对首尔而言,这是一个事关生死的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的“灰色地带战术”显得尤为阴险。他们未必真要与美国正面对撞,却能通过持续消耗来制造危机感。 中国在台海持续推进所谓的“切香肠”战术——不断扩大演训范围,逐步常态化越过“海峡中线”;俄罗斯在芬兰边境屯兵施压,还频繁进行导弹试射;伊朗则指挥代理人力量不断骚扰美军基地。 这些看似“不至于触发全面战争”的动作,却像组合拳一样,把美国拖入永无休止的救火循环。 2022年,北约曾因为俄乌冲突集体宣布加固东翼防线,从波兰到波罗的海国家部署了更多部队。今天,这种加固正在升级。 同时,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在拼命采购导弹系统,提升防御能力。军事分析家们指出,现代战争早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先宣战、再开打”的模式。 等到坦克真的越过边境时,输赢往往已经在前期的信息战、制裁战和心理战中决定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