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印度政府宣布了!   9月26日,印度财政部一纸公告扔出了个重磅消息:2026财

印度政府宣布了!   9月26日,印度财政部一纸公告扔出了个重磅消息:2026财年下半年,也就是从今年10月到明年3月,要向市场借6.77万亿卢比。   要是算上全年的计划,总借款额度能到14.82万亿卢比,这笔钱摊到印度每个人头上,相当于每人要背8.3万卢比的债,而这个数字,已经占到了印度GDP的5.2%。   普通人可能对万亿卢比没概念,简单说,这笔钱差不多能买下印度前十大IT公司半年的营收总和,可见规模有多大。   很多人觉得印度借钱是为了搞基建、拉经济,可细琢磨就会发现,这背后藏着印度经济的不少麻烦。   2025财年印度GDP增速掉到了6.5%,这是近四年最低的,前两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还能冲到9%以上,现在明显没了之前的劲头。   更关键的是税收跟不上,虽然政府涨了部分商品的消费税,可实际收到的钱还是没达到预期,财政部私下都承认,税收缺口大是这次不得不借钱的重要原因。   外债压力也越来越大,到今年3月,印度外债已经有7363亿美元,占GDP的19.1%,比去年多了一成,而且短期要还的钱和外汇储备的比例已经到了20.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好几次提醒印度要注意债务风险。   卢比也不争气,从5月份的1美元兑83.76卢比,跌到9月份的88.50卢比,成了今年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这意味着印度还外债的时候要花更多的钱,压力又大了一层。   可这笔钱借出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难。为了省点钱给基建腾资金,印度政府砍了粮食和燃料补贴,可食品价格却没降,现在食品通胀还维持在8.7%的高位。   在孟买的贫民窟里,普通人家每个月花在吃饭上的钱占比从原来的45%涨到了53%,老年人的日子更不好过,印度的养老金补助每个月才200卢比,换算成人民币还不到20块   医疗和教育这些公共服务也受影响,财政紧张导致投入不足,全国有57%的女性都贫血,农村地区八成以上的人每天摄入的热量都达不到最低标准,身体底子差,看病还得自己掏不少钱。   莫迪政府之前搞的“清洁印度”运动,花了几万亿卢比建厕所,想解决露天排泄的问题,可政府只盯着建厕所,却没好好教大家养成用厕所的习惯,好多地方的厕所建好了就闲置着,钱花了却没解决实际问题,成了摆设。   再说说印度重点投入的基建,这些项目到底能不能花得值,却是个大问题。   今年上半年印度基建就没少出幺蛾子,比哈尔邦有座花了32亿卢比建的大桥,刚启用72小时就出现裂缝,只能封了重修,老百姓看着心疼,都骂这是“豆腐渣工程”。   中央邦的一座立交桥因为设计有问题,车辆经过那个拐角时特别容易出事,被当地人骂成“死亡折角”,还有一条花了5500亿卢比修的高速公路,一场大雨过后,路面积水严重,直接变成了“河”,车辆根本没法走。   这些事不仅让民众质疑基建投资的价值,更暴露了印度基建的老毛病:审批慢、征地难,还容易出腐败问题。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印度基建项目平均要延期45%的时间,花的钱比预算多60%,难怪有财经媒体调侃,印度搞基建“这点钱,做PPT都嫌少”,钱没少花,效果却打折扣。   就说印度铁路,现在负债已经有5.2万亿卢比,每天都要亏14亿卢比,一边花钱建铁路,一边天天亏钱,这种模式到底能撑多久,谁也说不准。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印度的资源分配,一边是民生投入紧张,一边却在军事相关领域花了不少钱。   莫迪政府最近在中印边境砸了3000亿卢比搞基建,建公路、修哨所,可国内好多农村连干净的饮用水都没有,有网友吐槽“政府宁愿把钱花在边境的铁丝网里,也不愿给村里打口深井,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2025财年的国防预算里,光是军人退休金就占了23.6%,加上现役军人的工资,这两项加起来超过了国防预算的七成,剩下的钱才能用来买装备、搞研发。   政府还想推进“印度制造”军事版,2025-26财年给国防现代化留了11154.4亿卢比,其中75%要用来买本土生产的装备。   可印度制造业基础薄弱,高端军事装备的国产化率还不到40%,好多零件还得从国外进口,最后很可能是钱花了,却没造出真正能用的装备。   国际上对印度这次借钱的看法也不一样,有的评级机构觉得印度还行,比如标普把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从BBB-提到了BBB。   但惠誉却不看好,8月份把印度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成了“负面”,说印度还债的速度太慢,要是再来个经济波动,比如大宗商品涨价或者外资撤走,很可能会影响到主权评级。   这种分歧其实也说明,印度经济现在就是“看着还行,隐患不少”。 印度这次借这么多钱,看着是为了搞基建、稳增长,可要是解决不了基建效率低、民生投入少、资源分配不均这些问题,最后可能债越积越多,经济没拉起来,老百姓日子也没好转,反而陷入更难的境地。 信息:财联社9月26日电,印度政府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