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能这么聪明!”9月24日浙江杭州,一男子家种植的山核桃成熟后,怎么运输下山成了难题,一袋山核桃重达六七十斤,人工搬运要二十多分钟,无人机吊运成本高,没想到,男子父亲竟用铁丝网自制100米的“滑梯”,一个人从山上倒核桃,一个在山下接,成本低的同时还能重复使用,网友: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无辜笑] 这家农户考虑过用无人机吊运,但租赁费用让刚开始收获的他们有些犹豫,正当儿子为运输发愁时,家里老人提出了一个想法。 老人没有选择昂贵的设备,而是用铁丝和网纱动手制作了一条约100米长的运输滑道,这个装置巧妙利用了山坡的自然坡度,用支架固定铁丝形成通道,内部铺设一层细网。 细网的设计有两个作用,让山核桃滑行更顺畅,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过滤掉一些杂质。 使用时操作很简单,一人在山顶将山核桃倒入滑道,另一人在山下负责接收,山核桃沿着滑道快速下滑,遇到卡住的情况也容易发现和处理。 这个土方法解决了运输难题,制作成本只需要铁丝、网纱和一些支架材料,总花费不到几百元,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整个收获季。 相比之下以往农户在收获季节要么雇人搬运,人工费一天就要几百元,要么租用专业设备,费用更高,现在这个滑道系统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也减轻了体力负担。 山核桃的采收本身就需要爬高上低,相当辛苦,有了这个运输滑道,农户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采摘上,而不用为下山运输消耗太多体力。 这种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体现了农民的实用智慧,在农业生产中,类似的创新其实并不少见,往往是结合当地地形和实际需要,用最简单的材料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很多传统的农业问题都有了现代化的解决方案,但在一些特殊地形或者小规模种植的情况下,这种因地制宜的土方法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网友们纷纷点赞: “这老爷子真是高手在民间!用最便宜的材料解决了大问题,这思路绝了,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机器实在多了。” “这就是实践出真知啊!老爷子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不是我们年轻人读几年书就能比得上的,佩服!” “算了一下经济账:请人搬一天工钱要好几百,无人机租一次也不便宜,自己花点钱买铁丝网,能用好几年,这才是真正的会过日子!” “建议申请个专利,然后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山区,肯定特别受欢迎!我们老家摘花椒也能用这个法子。” “看着简单,但其实设计很巧妙,用了支架有坡度,还加了网纱过滤杂质,说明老爷子做事特别细心,不是胡乱搞的。” 如果是你遇到同样的难题,你会怎么做,你觉得这个自制滑梯的方法还能用在哪些地方? 官方信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