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16年出生的人,成长路上满是兵荒马乱。那时候老百姓盼的不过是能吃饱饭、不受欺

1916年出生的人,成长路上满是兵荒马乱。那时候老百姓盼的不过是能吃饱饭、不受欺负,刘子文却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参加革命。 长征这两个字,现在我们在课本里读、在纪录片里看,总觉得是遥远的历史,可对亲身走过来的人来说,每一步都是生与死的较量。 爬雪山的时候,寒风能把人冻僵,薄薄的单衣根本抵挡不住严寒;过草地更不用提,没吃的就煮皮带、挖野菜,一不小心还会陷进沼泽里。 他能从长征路上活下来,靠的不只是运气,更是心里那份“跟着党走就有希望”的信念。 走完长征,他没歇着,又一头扎进了民族解放的战场。打鬼子、打反动派,枪林弹雨里摸爬滚打,身上的伤疤恐怕都能讲出一段段故事。 那时候的战士哪有什么私心,脑子里想的就是把侵略者赶出去,让老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 刘子文不是什么家喻户晓的大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千千万万个像他这样的普通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革命胜利的长城。 等到新中国成立,硝烟散尽,他又转身投入到祖国建设中。那时候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他可能去了工厂,和工人们一起搞生产;也可能去了农村,帮农民们改进种植技术。 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没把自己当“老资格”,还是像当年打仗一样认真负责。这种从革命年代带过来的踏实劲儿,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 现在提起老红军,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们的故事离现在太远,没什么可聊的。可要是静下心想想,我们现在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能有越来越好的生活,不就是靠刘子文他们这代人用一辈子奋斗出来的吗? 他们身上的忠诚和坚守,不是一句空话,是真真切切用九十年的人生证明的。 遗憾的是,现在有些年轻人对这些老革命的经历了解太少,甚至觉得谈论这些是“老掉牙”。 其实不是这样的,了解他们的故事,不是要大家活在过去,而是要记住,今天的幸福不是凭空来的,是有人曾经为我们负重前行。 刘子文他们这代人的精神,就像一盏灯,不管过多少年,都该被我们记在心里,一代代传下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