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突然被噎住了,情况危急。 大女儿赶忙拿了杯子去接水。 小女儿不急不躁,捡起一只拖鞋,走到爸爸跟前;朝着爸爸后背就是“啪”的一下…… 姐姐端着水杯,还没走到爸爸身边,异物就被妹妹一鞋底拍了出来。这操作简直绝了。 当时客厅里的空气都像冻住了似的。爸爸前一秒还在给姐妹俩分刚买的糖糕,嘴里嚼着东西,突然眼睛瞪得溜圆,双手紧紧掐着脖子,脸瞬间涨成了紫红色。大女儿今年十五,慌得声音都发颤,脑子里只想着“噎着了要喝水顺一顺”,转身就往厨房跑,瓷杯撞在水龙头上“哐当”一声,溅了满手的水也没顾上擦。 小女儿才八岁,刚蹲在地上玩积木,听见爸爸的喘气声不对,抬起头时正看见爸爸难受得直跺脚。她没像姐姐那样慌神,盯着爸爸后背看了两秒,瞥见沙发底下露出半截粉色拖鞋——那是妈妈早上刚换下来的,鞋底还带着点防滑纹。她爬过去一把拽出来,光着脚跑到爸爸身后,小手攥着拖鞋后跟,踮起脚尖对准爸爸后背中间的位置,卯足了劲儿拍下去。 “啪”的一声脆响,比姐姐端着水杯跑过来的脚步声还响。爸爸猛地往前一弯腰,“咳”地咳出一大块没嚼烂的糖糕,紧接着大口大口喘着气,脸色慢慢从紫红褪回正常。大女儿端着水站在原地,杯里的水晃出了大半,看着妹妹手里还攥着的拖鞋,又看看缓过劲来的爸爸,好半天才憋出一句:“你……你这是跟谁学的?” 妹妹把拖鞋往沙发上一扔,扑到爸爸腿上仰着小脸:“上次奶奶看电视,里面说有人噎着了,拍后背能把东西咳出来。我记着了,说要拍中间那一块儿。”爸爸摸着女儿的头,还在轻轻咳嗽,眼里却含着笑:“亏得我家小丫头机灵,不然你爸爸今天可要出洋相了。” 后来街坊邻居听说这事儿,都笑着说这小丫头是“小神医”,还有人特意来问是不是专门学过急救。其实谁都知道,这哪是什么“神医”,不过是孩子把偶然看到的急救知识记在了心里,关键时刻没慌了神。反倒是大女儿,事后总念叨自己当时太急,只想着老办法,压根没想起还有更管用的急救方式。 这事儿也给不少家长提了个醒:有时候孩子记东西的本事比大人还扎实,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急救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与其等真遇到事儿了手忙脚乱,不如平时多和孩子一起学学基础的急救技巧,哪怕只是记住“噎着了拍后背”这样简单的方法,关键时刻都能成为救命的“小妙招”。就像这次,一双普通的拖鞋,一个八岁孩子的果断,比慌乱中接来的一杯水管用多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