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缺冒烟了!江苏南京,一老人出门买菜时,偶然遇到了“邻居”,双方结伴就去超市买菜,中途邻居向她借200元,老人心软同意了,回家后就和老伴说了这事,不料老伴听后下一秒竟打电话报警! 在南京,一桩案值仅200块钱的街头骗局,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根本不是什么偶遇,也不是临时起意的贪念,而是一场精心编排、针对特定人群的“围猎”。 这场戏的主角,一个姓王的女子,每天都像上班一样,乘坐地铁穿梭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她的目标非常明确:那些习惯带着现金、独自出门买菜的老年人。大型菜市场和超市附近,就是她选定的“猎场”。 王某的作案手法,可以说是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她不会傻傻地等待,而是主动出击,看到符合条件的老人就热情地迎上去。她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那句“我们是邻居呀!”。 对于独自在外的老人来说,这句开场白简直是必杀技。王某会表现得异常熟络,顺势就去搀扶老人,这一个简单的身体接触,瞬间就能瓦解大部分心理防线。 一位姓李的奶奶,就这样成了她的“猎物”。李奶奶其实第一眼就觉得王某面生,心里犯了嘀咕。可对方的热情,加上对自己记性不太好的自我怀疑,让她最终放下了警惕。 铺垫做足后,王某便抛出了她的核心剧本:“哎呀,出门买东西钱没带够,能不能先借我200块?”。对于一个刚刚还搀扶着自己的“热心邻居”,李奶奶几乎想都没想,就把钱递了过去。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这200块钱可能就石沉大海了。但转折点,发生在家里的饭桌上。李奶奶回家后,把这事当个新鲜事儿讲给了老伴听。 没想到,老伴一听就炸了,当即识破了骗局:“我们哪有这么个邻居!”。丈夫的清醒,成了守护家庭的第一道防线。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选择了报警。 警方的介入,让这场“独角戏”变成了“警匪片”。民警调阅了监控录像,很快就锁定了王某的身份和行踪。他们发现,这根本不是单次作案,王某已经形成了一套规律,流窜于多个菜场之间。 一张抓捕的大网悄然张开。第二天,当王某再次出现在一个菜市场,准备重演她的拿手好戏时,早已部署好的民警当场将其抓获。 在事实面前,王某对自己利用老年人反应慢、心肠软的特点进行诈骗的行为供认不讳。最终,她为自己的“剧本”付出了代价,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信息来源:视频|女子装邻居当街诈骗买菜老人,民警蹲守将她抓获—2025-09-18 21:37·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