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又出来“搅局”了 9月24日,日本首相候选人高市早苗发表观点,说“货币政策应该由日本央行决定,当前的通胀主要是由于进口成本上升造成的,这是一种成本推动型通胀,而不是需求推动型通胀。” 高市早苗的这一观点,与当前日本当局的货币政策,似乎有些背离。这不禁让人想起前两天日本当局放出的试探性烟雾弹:说“如果物价上涨令家庭感到痛苦,当局可能会采取措施。” 高市早苗的这一观点,能代表日本当局目前的最终态度吗?如果能,那就有意思了。按照高市早苗的观点,当前日本的通胀,是因为“进口成本上升”,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胀”,而不是因为“需求上升”导致的“需求推动型通胀”。 换句话说,高市早苗认为,目前日本的通胀水平,不算太高,还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当然他可能更担心的是,目前日本企业盈利状况不佳,后期如果通胀还持续攀升的话,那就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了。 高市早苗的这一观点,是不是意味着日本当局未来会加息?还是继续放水?加息和继续放水,都可能对日本经济产生影响,对全球市场也可能产生影响。 先说加息。加息必然会给依赖于廉价资金的日本股市、房地产市场、商业市场等带来冲击,从而可能引发资本外流,甚至日元贬值。而后期如果日元贬值,对东方大国出口企业来说,可能是个利好消息,因为那样的话,东方大国企业的价格优势又回来了。 加息又有可能抑制通胀,减轻对东方大国的进口压力。再说继续放水。继续放水,短期内可能会助涨日本的物价水平,但也可能刺激日本国内需求,反过来还会对东方大国的出口形成一定支撑作用。 目前来看,日本的通胀,还处在温和水平,有观点认为,这种通胀水平只是暂时现象,也有担心,当前这种成本推动型通胀,会演变成长期问题。如果真是后者,那就有必要考虑短期救助措施和市场稳定措施。 我觉得日本这通胀事儿还挺绕的。高市早苗说通胀是进口成本闹的,跟当局放的“可能出手控物价”的话对着干,一看就知道他们内部对咋搞经济没统一意见,又想稳经济又想控通胀,哪头都不好舍。 而且光说这是成本推动型通胀也有点片面,万一后面变成长久的、需求拉起来的通胀,政策不就跟不上了? 还有说这政策对咱们出口的影响,也不能想太简单,得看供应链、汇率这些好多因素。最关键是,她只是候选人,观点不算官方的,分析的时候可别搞混了,不然很容易判断错方向。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