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晚上睡不着觉 发了一条足以让无良商家瑟瑟发抖的微博, 仅仅五个小时,就收获8300多个点赞,1355个评论。 微博什么内容呢? 那就是老百姓心心念念的餐桌问题,老罗打算和团队一起,抽空把市面在售的大部分预制菜都详细测试一遍,看看哪些是可以放心吃的。 老罗如果真这样做了,那真是功德无量! 希望老罗早日行动起来。 这场测评风暴始于9月23日凌晨的深夜发问。罗永浩盯着电商平台陷入沉思:为什么预制菜市场见不到食品巨头身影?翻遍网页只找到一个双汇算知名品牌。这种反常现象让他决心用检测仪器撕开行业遮羞布。 西贝事件早已埋下信任危机的导火索。9月10日那场著名隔空交锋中,罗永浩直言西贝菜品全是预制菜还卖高价,创始人贾国龙强硬否认却惨遭打脸——后厨直播赫然出现袋装鸡汤和冷冻鱼。这场闹剧最终以西贝致歉收场,承诺10月前把中央厨房加工搬回门店。 餐饮业的遮羞布正被一块块扯下。绿茶餐厅偷偷铲掉“现点现做”广告语,喜家德用油漆涂抹“拒绝预制”标语。更讽刺是海底捞开始在儿童餐标注“部分预加工”,而西贝客流暴跌到每天只剩十来桌。这些鬼鬼祟祟的小动作,比预制菜本身更让人反胃。 老罗的测评计划直接戳中行业命门。当消费者担忧防腐剂超标、营养流失问题,当6000亿产业规模背后是模糊的国标边界,第三方独立测评成了照妖镜。他特意强调“不为带货”,这五个字比任何检测报告都有说服力。 预制菜困局本质是场合错配。飞机餐、高铁盒饭用预制菜合情合理,但高端餐厅把料理包当现炒卖就是欺诈。老罗要做的,就是帮消费者画清这条价值红线——让30元的预制菜归位到30元的价值,而不是冒充300元的现场烹饪。 这场测评将掀起餐饮业的透明革命。随着《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国标正式实施,餐厅必须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老罗的检测数据恰好成为消费者维权武器,每个人都能用手机查证商家承诺是否属实。 最让人期待的是儿童餐安全标准重建。有家长投诉孩子长期吃西贝儿童餐导致骨龄超前,虽然尚未证实与预制菜直接相关,但足以敲响警钟。老罗团队若能重点检测儿童预制菜的添加剂含量,功德簿上真要记头功。 食品巨头们的集体沉默值得玩味。双汇孤独站在预制菜战场,其他大佬宁可错过6000亿市场也不愿蹚浑水。这种诡异局面背后,是整个行业对品质失控的集体恐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