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重申朝鲜绝不弃核,向美抛出对话条件背后的战略考量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发表讲话时明确表示“绝对不可能放弃核武器”,同时为朝美对话留下了一道门缝——只要美国放弃无核化要求。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9月21日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举行的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朝鲜在核问题、朝美关系和朝韩关系上的立场。 面对美韩新政府的对朝政策调整,金正恩再次展示了朝鲜的战略底线与灵活性并存的外交策略。这场讲话既是对国际社会的试探,也是对国内民众的再次承诺。 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于9月20日和21日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举行。此次会议召开于半岛局势微妙变化的时刻,韩国新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出现了一些调整,美国拜登政府后的政治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金正恩在会议上发表了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长篇讲话,全面阐述了朝鲜在核问题、对美关系和对韩关系上的原则立场。 最高人民会议是朝鲜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会议内容往往决定了朝鲜未来一段时间的内外政策方向。选择在这一场合发表重要政策宣示,凸显了金正恩对此次讲话的重视程度。 金正恩在讲话中明确表示:“朝鲜绝不可能放弃核武器。”这一表态是对美韩两国新政府对话姿态的直接回应。 尽管注意到美韩两国新任政府对与朝鲜对话持开放态度并追求改善关系,但金正恩指出他们“削弱朝鲜力量、推翻朝鲜制度的本色绝不会改变”。 金正恩强调,“依靠强大力量保障安全、守护和平是朝鲜不变的选择”。这一表态表明朝鲜已经将核武器视为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不再将其视为谈判筹码。 金正恩还警告说,如果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试图通过制裁和军事威胁来压制朝鲜,那将是一个“严重错误”。 金正恩在讲话中为朝美对话留下了一定空间。他表示:“如果美国放弃对朝鲜无核化的执着并认清现实,希望与朝鲜真正和平共存,则朝方没有理由不与美方面对面沟通。” 这一表态显示了朝鲜在对美政策上的某种灵活性。金正恩还特别提到他本人至今都拥有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好回忆”,这一引人注目的表述可能是在向美国发出信号,表明朝鲜仍然对高层对话持开放态度。 但金正恩也明确提出了对话的前提条件——美国必须放弃无核化要求。他强调:“朝鲜若放弃核武器、解除武装,美国之后会采取何种行动世人皆知。” 这表明朝鲜对美国的战略意图持深度怀疑态度。 与对美政策的某种灵活性相比,金正恩在对韩立场上表现出极强的刚性。他明确表示,朝鲜“不会与韩国坐下来面对面,也不会一起做任何事”。 金正恩强调所谓“敌对两国论”,明确表示不会与韩方进行任何谈判。他指出:“朝鲜根本无意与将政治、国防寄托于外部势力的国家实现统一。” 这一表态是对韩国新政府提出的三阶段无核化方案的直接拒绝。金正恩称该方案为“前政府旧案的复製品”,表明朝鲜对韩国政府的倡议持完全否定态度。 金正恩在讲话中详细阐述了朝鲜的核威慑理论。他表示:“朝鲜的战争威慑力正在发挥作用,我希望这种威慑力的‘第一使命’不要丧失,但如果有一天丧失,它的‘第二使命’就会启动。” 分析认为,金正恩提到的核武器“第一使命”是指军事威慑,“第二使命”则指核反击。 金正恩警告说,一旦“第二使命”被触发,“韩国及周边地区的军事组织和基础设施将顷刻间土崩瓦解,意味着彻底毁灭”。 这一表述是朝鲜领导人首次如此明确地阐述其核威慑理论的两层功能,为国际社会理解朝鲜核理论提供了重要参考。 针对金正恩的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关注朝鲜半岛局势发展演变,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郭嘉昆指出:“希望有关方正视半岛问题的症结和根源,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为缓和紧张局势、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努力。”这一表态显示了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即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中方立场既尊重朝鲜的安全关切,也考虑到国际社会对半岛无核化的普遍期待,体现了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平衡外交策略。 金正恩此次讲话反映了朝鲜对当前国际环境的战略评估。一方面,朝鲜已经将拥核地位视为政权生存的最终保障,不再将无核化作为谈判选项;另一方面,朝鲜仍然希望与美国直接对话,以缓解国际压力和经济困难。 朝鲜通过对美韩采取 “区别对待”策略,试图在美国和韩国之间打入楔子,阻止美韩同盟的进一步强化。同时,金正恩对特朗普的“美好回忆”表述,也可能是在为美国可能的政治变化做准备。 朝鲜明确拒绝与韩国对话,表明朝鲜已经放弃通过朝韩合作改善关系的路径,转而追求与美国直接对话的“大交易”。这一策略选择既反映了朝鲜对韩国影响力的轻视,也体现了朝鲜对美朝双边关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