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储能订单爆满谁在眼红?老牌锂电企业欣旺达曲线开拓储能业务

储能行业需求旺盛、储能电芯生产商纷纷爆出满产之际,消费类电池仍贡献过半收入的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欣旺达”,300207.SZ)正在加紧布局储能,试图赶上这趟发展快车。

欣旺达最新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前海弘盛创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前海弘盛”)拟与普通合伙人深圳市远致储能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远致储能”)、有限合伙人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储能产业基金”)、有限合伙人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港华能源”)签署《深圳市远致港欣智慧能源产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拟共同投资深圳市远致港欣智慧能源产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根据披露,该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30000万元,其中有限合伙人前海弘盛认缴出资额为人民币6000万元,认缴比例为20%;有限合伙人新型储能认缴出资额为人民币14700万元,认缴比例为49%;有限合伙人港华能源认缴出资额为人民币9000万元,认缴比例为30%;普通合伙人远致储能认缴出资额为人民币300万元,认缴比例为1%。

投资方向主要为投资于中国境内运营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的企业。

专业投资机构远致储能担任远致港欣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值得一提的是,远致储能系深圳抢抓新型储能万亿风口背景下成立,由深圳市国资企业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

2023年12月底,远致储能管理的前述储能产业基金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据此前公开报道,该储能产业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围绕以电化学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领域全产业链进行投资,目标规模(含母子基金)200亿元。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就在9月19日的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上,欣旺达等各方宣布了上述基金的成立。欣旺达在公众号上发布的消息提到,基金规划募集资金规模为6亿元、本期募集首期资金3亿元,将主要投向工商业储能项目。

欣旺达还强调,这不仅是深圳储能基金成立以来落地的首个工商业储能资产投资基金,也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工商业储能专项基金。

对于该基金的成立,欣旺达称将为新型储能产业链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依托港华能源的资产运管优势、深圳资本集团在新型储能产业的投资布局与欣旺达的产业能力,基金将通过“资产+运营+产业”闭环模式,推动能源科技企业从传统的“重资产运营商”向“综合性能源资产管理与服务平台”转型。欣旺达认为,该模式既可以解决工商业储能项目开发的资金痛点,又能通过专业化运营提升项目收益。

欣旺达总部位于深圳,是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老兵,由来自广东茂名的王明旺、王威两兄弟于1997年创立。公司早期主要从事消费电池Pack业务,正式进军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是2008年,欣旺达成立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又于2015年成立动力电芯研究院,开拓了储能市场。

欣旺达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并于2022年成功发行GDR登陆瑞交所。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披露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欣旺达也成为了继宁德时代(300750.SZ/03750.HK)和亿纬锂能(300014.SZ)之后国内第三家谋求“A+H”布局的动力电池公司。

作为锂电老牌企业,消费类电池目前仍是欣旺达的最大业务板块,也是该公司重要的现金流来源。

今年上半年,欣旺达营收为269.85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12.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6亿元,同比增加3.88%。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类电池和储能系统类营收占比分别为51.47%、28.18%、3.72%,其他业务占比16.63%。

尽管上半年储能系统营收为10.04亿元,占比较小,但该板块业务目前增速最快,上半年同比增速为68.85%,毛利润也最高为20.26%。

在新型储能需求爆发的当下,欣旺达加码储能不难理解。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477GWh、265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9%、128%。欣旺达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则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储能系统出货量为8.91GWh,同比增长133.25%。

今年以来,储能行业的需求旺盛已导致上游储能电芯供应紧张。赣锋锂业(002460.SZ)、亿纬锂能(300014.SZ)等多家生产储能电芯的上市公司均对投资者表示,目前公司储能电芯产能已经满产。

东吴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储能电池需求的持续性强于预期,全面看好电池板块。报告甚至提到,随着旺季来临,储能电芯涨价落地超预期,锂电三年通缩结束,头部企业满产,二三线产能利用率提升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