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纽约时报中文网昨天报道:“自从特朗普在2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来,北京方面采取报

纽约时报中文网昨天报道:“自从特朗普在2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来,北京方面采取报复措施,全面停止购买美国大豆。这个决定给北达科他州的农民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在此之前,该州超过70%的大豆都出口到中国。” 特朗普上台没多久,就在今年2月直接对中国商品甩出新一轮关税大棒,涵盖了从电子产品到机械设备的各种东西,总额高达几百亿美元。说白了,这跟2018年那次贸易摩擦一个路数,当时他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先对钢铝动手,后来扩展到中国货。现在又来这一出,北京那边自然不干,很快就回击了,直接对美国农产品下手,尤其是大豆,全面叫停采购。结果呢,最倒霉的不是那些政客,而是中西部那些种豆子的农民,特别是北达科他州的哥们儿,他们的日子一下子就难过了。 北达科他州这地方,农业是支柱产业,大豆是头号作物。过去几年,那儿产的大豆有七成以上都卖到中国去,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用来喂猪养鸡啥的。数据摆在那儿,2017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占总出口的六成多,北达科他州更夸张,直接七成走海运去亚洲。农民们靠这个吃饭,订单稳稳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可特朗普一加关税,北京就对等反制,7月份就宣布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额外关税,等于直接把美国货挡在门外。中国买家转头就找巴西和阿根廷了,那些南美国家产量大,价格还低,很快就填上了空缺。 农民们现在啥情况?库存堆得像山,价格直线往下掉。拿北达科他来说,今年收获季节刚开始,豆子就卖不动了,本来每蒲式耳能到10美元以上,现在勉强8美元出头,亏本赚吆喝。州里农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全州大豆产量上千万吨,可中国一停买,出口量直接腰斩。那些小农场主,本来贷款买种子买化肥,现在卖不出去,银行催款信雪片一样飞来。有些人只好低价甩卖给国内饲料厂,或者干脆囤着等市场回暖,可谁知道啥时候回暖?全州失业率隐隐上升,相关产业链从运输到加工都跟着遭殃。说实话,这不光是钱的事儿,还牵扯到整个社区,镇上超市、加油站的生意都冷清了。 为啥特朗普非得这么干?表面上看,他总说要保护美国制造业,减少贸易逆差。中国对美出口多,美国对华出口少,尤其是农产品,这让他觉得吃亏。2018年那次,他就用301条款调查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结果关税战打了一年多,美国农民损失上百亿,最后签了个第一阶段协议,中国承诺多买点美国货。可现在呢,2025年他卷土重来,又提老一套,声称中国补贴企业不公平,抢了美国饭碗。但专家们分析,这其实是选举把戏,瞄准中西部摇摆州选民,那些地方农业票多,他想刷存在感。可选完票,农民的账单谁买单?政府倒是扔了点补贴,2018年发了230亿救济金,今年估计也得跟上,但那钱杯水车薪,盖不住长期窟窿。 中国这边呢,反应挺快的,不光停买大豆,还对玉米猪肉啥的加税。北京的逻辑简单:你打我进口,我堵你出口,大家对等。结果全球大豆市场乱套了,美国份额从战前五成多掉到三成以下,巴西成了最大赢家,今年产量预计破1.5亿吨,全卖给中国。阿根廷也跟着沾光,出口量翻倍。中国进口商聪明,转向南美后,价格稳住了,还签了长期合同,避免了供应短缺。话说回来,这事儿对中美两国民众都没好处,美国农民失业,中国消费者物价可能小涨,但北京控制得住,通过储备和多元化进口。 北达科他州的农民不是头一遭挨刀了。2018年贸易战时,他们就尝过苦头,那年大豆价格跌了30%,全州损失几十亿。协会主席们当时就公开抱怨,说特朗普的政策把他们当棋子,使劲儿往火坑里推。现在历史重演,有人开始后悔投他票。州民主党人直言,这关税税是自找的,怪不得别人。农民们开始转行,有的改种小麦玉米,耐旱点;有的搞有机认证,卖高价给欧洲。可这些都费时费力,短期内救不了急。联邦农业部数据,2025年美国大豆出口预计4600万吨,比去年少500万吨,北达科他占大头。 长远看,这贸易摩擦会不会升级?白宫说在谈协议,中国也放话愿意合作,但前提是互惠。问题是,特朗普的风格就是硬碰硬,谈判桌上爱加码,容易把事儿闹大。经济学家估算,如果持续下去,美国农业总损失能到270亿,农民收入降10%以上。北达科他这种内陆州,运输成本高,本来就靠出口吃饭,现在更难。州长办公室发了声明,呼吁华盛顿尽快谈拢,别让农民继续扛。 说到底,这事儿暴露了全球化贸易的脆弱性。美国想单干,结果市场不认账。中国转向其他供应商,全球链条重塑了。农民们夹在中间,最无辜。北达科他那些田野里,豆子长得再好,也卖不出好价。希望协议早点落地,大家喘口气。否则,这场关税拉锯战,还得继续拖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