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不能心慈手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日前的演讲中说,我们和中国人同宗同祖,为什么不同意?他这句话讲完后,台下的新加坡人一阵哄笑。 就拿新加坡的经济账本来说吧:2024年中新贸易额飙到1300亿美元,中国连续11年当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可新加坡在中美之间玩的“平衡术”比走钢丝还溜。 而且咱们已经连续11年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他们国家那么多东西都得靠卖到中国来赚钱。 可大家知道吗?新加坡从咱们这儿赚走的钱,很大一部分都用来买美国的武器,强化他们的军事力量了。这就好比咱们辛辛苦苦赚的钱,转头就被人家用来对付咱们,你说这憋屈不憋屈?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新加坡一边靠着咱们的市场发大财,一边又在军事上跟美国打得火热。他们的樟宜海军基地常年停着美国的濒海战斗舰,这些军舰可不是来度假的,明眼人都知道是冲着谁来的。 美国海军自己都说,这些军舰部署在新加坡,就是为了在南海有事的时候能快速反应,去年李显龙还跑到白宫草坪上跟拜登聊“印太战略”,这不就是明摆着要跟美国一起遏制咱们吗? 有人可能会说,新加坡不是刚跟咱们签了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协议吗?这事儿确实不假,今年重庆就已经有企业用数字人民币跟新加坡做交易了,这对双方做生意确实方便。 但大家可别被这个迷惑了,所谓的300亿美元协议压根没影儿,这不过是新加坡放出来的烟幕弹,他们就是想靠着这些合作从咱们这儿捞好处,同时又不得罪美国,算盘打得倒是挺精。 新加坡总说自己是小国,不得不搞“平衡术”,可这平衡也太偏向美国了,从李光耀那时候开始,他们就抱着“中国必须被制衡,只有美国能做到”的想法,这些年一直没变。 他们允许美国在自己国土上建军事基地,让美军的濒海战斗舰常年驻扎,这些军舰就在咱们南海门口晃悠,威胁着咱们的安全。 今年8月美国还说要把更多濒海战斗舰部署到日本,范围覆盖到新加坡,这明显就是冲着咱们来的,而新加坡心甘情愿当这个桥头堡,这样的行为能不让人寒心吗? 再说说那个“同宗同祖”的说法,听听就行,千万别当真,新加坡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华人后裔,但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刻意淡化华人身份,强化所谓的“新加坡认同”,李显龙说这话的时候台下人哄笑,说明在他们眼里,这种说法可能就是个笑话。 想想也是,他们的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很少提自己的华人身份,反而总是强调自己是“亚洲的欧洲国家”,这种心态咱们得看清楚。 新加坡总把自己说成是中立国,说在中美之间搞平衡是迫不得已,可实际上他们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中立。 美国搞“印太战略”就是为了围堵中国,新加坡嘴上说不选边站,却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一边享受着和中国贸易的好处,一边又帮着美国在军事上遏制咱们,这种骑墙的做法,其实就是把咱们当冤大头,想两边都占便宜。 咱们中国人向来重感情,总觉得都是华人,应该互相照应。可这些年的事实证明,新加坡根本不把这份情分当回事,他们眼里只有利益,哪边对他们有利就倒向哪边。 咱们对他们够意思了,贸易上给了多少优惠,合作上给了多少支持,可换来的却是他们和美国联手对付咱们,这种情况下,咱们要是还心软,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了。 当然,咱们也不是说要跟新加坡彻底闹翻,做生意还是要做的,毕竟对双方都有好处。但咱们必须拿出态度来,不能再任由他们这样两面三刀。 经济上该有的优惠可以给,但前提是他们得拿出诚意;军事上他们要是继续跟美国勾肩搭背,那咱们也得有相应的反制措施。咱们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说到底,国家之间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新加坡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觉得咱们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咱们得让他们明白,友好是相互的,想一边占便宜一边捅刀子,这种好事不会一直有,该强硬的时候就得强硬,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看着新加坡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咱们心里确实不好受,但这也让咱们看清楚了,在国际舞台上,光讲感情是没用的,还得有实力,有原则。 对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咱们不能再心软了,该争取的利益要争取,该防范的风险要防范。只有这样,才能让咱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好,让咱们在国际上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