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奥巴马:我现在不是总统冲我喊没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近日,就查理•柯克遇刺事件发表评论,讲话中途被观众打断。就此,他现场回应:我现在不是美国总统,冲我喊没用 9月10日,保守派政治人物查理·柯克在犹他州一所大学演讲时,突然被狙击手击中颈部身亡。 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人,是特朗普的坚定盟友,他创立的组织专门在高校推广保守主义思想,社交媒体上有上百万粉丝。 枪击发生时,现场视频显示他正坐在户外讲台中央,一声枪响后人群四散奔逃,场面混乱不堪。 柯克遇刺后,特朗普第一时间下令全国降半旗,还指责是“激进左翼”制造了这场悲剧。 但奥巴马看不下去了,9月16日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场活动上公开表态,说不管柯克的观点是否正确,暴力行为都是对民主制度的践踏。 可就在他讲话时,台下突然有人大喊“这都是你的错”,奥巴马无奈地摊手回应,他现在不是总统了,冲他喊没用。 为什么奥巴马的回应会引发这么大反响,这得从他卸任后的角色说起,离开白宫后,奥巴马并没有彻底退出政坛,而是通过基金会培养年轻领导者,偶尔也会为民主党候选人站台。 但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尽量不直接批评现任总统,保持对总统职位的尊重,可这次不同,特朗普上任后一系列激进举措让他坐不住了。 比如今年6月,特朗普援引一项古老法律,未经地方政府同意就派国民警卫队进驻洛杉矶,说是打击犯罪,实际被认为是针对民主党票仓的政治操作。 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让奥巴马觉得美国的民主根基正在动摇。 柯克遇刺事件更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深层裂痕,一方面,保守派把柯克塑造成“殉道者”,他创立的组织在事件后三天内就收到超过800万美元捐款,这些钱很大一部分会用于更激进的政治行动。 另一方面,左翼人士虽然谴责暴力,却也忍不住对柯克的某些极端言论表示反感。 这种对立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得更明显,“庆祝柯克死亡”和“呼吁复仇”的话题标签被频繁使用,仇恨情绪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播。 奥巴马的那句“我现在不是总统”,其实暗含着更深层的无奈,他当总统时,虽然也面临国会分裂的问题,但至少还能通过谈判推动医保改革、结束伊拉克战争。 可现在的华盛顿,两党之间的信任几乎消失殆尽,就拿柯克遇刺后的反应来说,共和党忙着追责左翼,民主党则强调控枪的重要性,双方都在利用悲剧巩固自己的政治立场,根本没人真正关心如何弥合社会裂痕。 更可怕的是,政治暴力正在成为常态,从2024年特朗普遇袭,到今年明尼苏达州议员被杀,这些事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让人们对美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奥巴马的回应不仅是对个人处境的感慨,更是对整个国家的警示,当政治斗争从辩论变成“消灭对手”,当权力被用来打压异见而不是解决问题,这个国家离真正的民主只会越来越远。 参考资料:中华网《柯克遭刺杀奥巴马批特朗普 加剧国家撕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