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9月17日,山东在济南浪潮计算服务产业园召开“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会场旁,便是前不久完成实体化建设并正式运行投产的浪潮人工智能模型工厂。
流水线上“流”出人工智能产品。这里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模型工厂。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等6大重点行动,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步入全面加速阶段,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爆发期。
在AI领域竞争中,算力、数据、算法都是关键竞争因素。这场会议专门强调,聚力突破关键环节,着力在行业模型培育、语料数据供给、算法算力支撑上求突破,夯实人工智能垂直领域应用的基础支撑。
01
“三张券”为何诞生在此时?
这让人联想到山东今年推出的“三张券”。
前不久,山东印发《山东省省级“模型券”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和《山东省省级“语料券”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提出对大模型项目,山东将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支持,对于入选的行业语料库重点项目,每个给予最高150万元奖补。
今年初,山东还提出实施人工智能“算力券”奖补政策,由省级财政安排3000万专项资金,针对采购山东省内人工智能算力,且算力赋能效益显著的应用场景进行奖补。对符合条件的算力交易合同,最高按照总金额的5%进行奖补,单个企业的累计奖补总额可达500万元。
为什么山东要推出这“三张券”?
先说大模型。以DeepSeek为代表的基础级大模型多为开源模式,能够为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发提供稳定可靠的底座支撑,这就意味着下一步生成式大模型的发展将以行业级、场景级大模型为主。
山东产业门类齐全,在培育行业模型上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再说语料。目前大模型训练可用的公域数据越来越少,未来语料库建设的潜力在于细分行业和细分领域。需要鼓励链主企业、行业组织发挥牵头引领作用,打造一批高质量行业语料库。
另外,人工智能依赖算力进行“思考”。近年来,智算板卡价格高企,带来了“算得贵”“算不起”等一系列问题。
数据显示,全省算力总规模达11.6E、智能算力占比超过50%。有关研报显示,算力规模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
一个潜力有待挖掘,两个亟待突破瓶颈,山东这两个政策工具的创新精准瞄准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诉求点。
02
瞄准“人工智能+”爆发窗口期
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发展地方,窗口期往往是跨越赶超乃至决定盛衰的分水岭,精准洞察、全力抢占,方能赢得未来。
当下公认的窗口期,非人工智能莫属。
最近两个月左右时间内,全球主要经济体围绕人工智能不约而同拿出了重磅政策:美国启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提出推动AI技术快速发展的90多项政策措施;欧盟公布《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最终版本,明确产业发展框架和边界;日本提出“AI基本计划”草案,计划“在全社会范围内应用人工智能,并启动开发循环”。中国推出《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超90%,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
各方都看准未来10年人工智能技术将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创造数不清的新产品和新业态,成为重要乃至决定性的发展机遇期。
窗口期稍纵即逝。就像数码浪潮短短几年时间就使得传统胶卷市场快速崩塌,巨头倒下,技术革命从来不会给恋旧者以宽容,任何迟疑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快,方能有机会占据市场,占据资源,拉开与后来者的身位。
山东很多企业已经先行一步。比如在万华氯碱工厂,通过引入时序大模型TPT,对装置3000多个点位过去1年的历史数据的分析和训练,在离子膜寿命预测、电解槽实时用电优化、碳酸钠智能控制等场景试用,预计每年可产生综合经济效益约1000万元。
比如在魏桥,企业倾力打造行业领先的智铝大模型,深度挖掘电解槽运行时序规律,形成了“数据+机理+经验”融合的强泛化人工智能体系。投用后电解槽冷热转换周期从14天延长至18天,降低了冷热转换对寿命的影响;分子比波动降低15%,提升了槽稳定性,降低了50%现场重复性工作。
03
更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张券”还不是全部。
今年3月,山东出台《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28条、45项一揽子全链条、精准化的政策措施,今年省财政统筹整合10亿元投向人工智能重点领域,真金白银加速“人工智能+”行动落地。
近期,山东又出台人工智能赋能13个重点领域的推进方案和“28条”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路线图和制度保障。组合拳接连而至,政策反应之快,令人眼前一亮。
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山东是实体经济大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有助于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更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张券”等政策工具的推出,不仅能精准降低企业获取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门槛与成本,更能激励企业大胆“上模”“用数”,将人工智能的技术潜能精准转化为产业效能,这正是以“头雁”之力,激发“群雁”活力,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具体路径。
以“三张券”敲开“一扇窗”,有山东特色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愈发清晰。在人工智能重塑产业格局的澎湃浪潮中,以“快”抢得先机,以“准”深化优势,山东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众新闻记者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