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突发!台媒惊呼:解放军大举出动,四面包围台岛。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一点都不突然,

突发!台媒惊呼:解放军大举出动,四面包围台岛。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一点都不突然,台媒惊呼的“四面包围”不过是解放军近年台海演训的常规操作罢了。 你看这27架次军机、14艘军舰和6艘公务船的阵仗,乍一听挺唬人,但对比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时的场面就得甘拜下风,那会儿光是战机就出动了上百架次,连航母编队都开到台岛东部海域实弹演练,六大演习区域把整个台岛框得严严实实,导弹直接从台湾上空飞过。 现在这规模只能算“常态化威慑套餐”,毕竟2023年解放军军机在台海的活动架次已经突破1800次,平均每天5架次以上,台军自己都承认防空系统早就疲于奔命了。 要说这事儿的直接导火索,还得算9月12日那两艘不长眼的外国军舰,美国“希金斯”号和英国“里士满”号刚在台海耍完存在感,东部战区当天就放话“坚决捍卫主权”,两天后的围岛行动不过是按惯例出牌。 这种“你来我往”的戏码早就有规律可循,2020年美军舰过台海次数创14年新高时,解放军的巡航力度立马同步升级;到2022年美军收敛到9次,咱们的军机活动却涨到日均9架次,这说明主动权早就在咱们手里了。 台媒炒作的“台海中线”更是个笑话,国防部早就明确说了根本没这东西,26架次军机飞越所谓“中线”,不过是在自家院子里正常巡逻而已。 从战术上看,这次“四面包抄”可不是随便摆队形,北部、中部、西南、东部四个方向的兵力布势,完美复刻了“联合利剑”系列演习的经典套路。 2024年的“联合利剑 - 2024B”演习就已经验证过这种全向围岛战术,火箭军、海军、空军协同发力,从不同方向对要点要域实施精准打击。 有意思的是这次还加入了6艘公务船,这是把“军事威慑 + 执法管控”的组合拳玩得更溜了,2024年“联合利剑—2024A”演习时,海警舰艇就已经进入台岛外岛所谓“限制水域”,现在不过是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岛周边而已。 台军恐怕更头疼了,以前还能分辨是军事演习还是日常巡航,现在军警一体的常态化行动让他们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法律层面早就给这些行动定了调。《反分裂国家法》明明白白写着,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时,国家可以采取非和平措施。 2024年出台的司法文件更明确了“台独”顽固分子的定罪标准,等于给行动加上了双保险,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解放军反应这么迅速,美英军舰12日过航,14日就形成包围,这种效率背后是法律授权的底气。 对比2022年那次演习需要临时划设禁航区,现在连海警巡航都不用固定路线,这种从容淡定恰恰说明实战化水平在不断提升。 其实从数据变化就能看出趋势。2022年佩洛西事件时,演习需要持续数日才能完成兵力部署;到2024年“联合利剑”演习,凌晨宣布行动就能迅速完成布势。 这次从美英挑衅到形成包围只用了48小时,反应速度又快了不少,更值得注意的是兵力构成,除了传统海空力量,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参与意味着电子战、远程打击等新质战力已经深度融入。 台媒只看到26架军机飞越“中线”,却没意识到这些战机可能全程在电磁掩护下行动,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才是最让人忌惮的。 说到底,这些围岛行动既是对外部势力的直接反制,也是对“台独”势力的持续敲打,赖清德上台后一边喊着“良性对话”,一边加速“以武谋独”,还吹嘘所谓“云峰导弹”能打击大陆城市。 解放军用实际行动告诉他,这种玩火行为只会招致更严密的包围,从2023年的月均380架次军机巡航,到现在的四面包围常态化,每一次升级都是对挑衅的回应。 山东舰航母编队多次绕行台岛东部,055大驱常态化巡航,这些硬实力的展示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有说服力。 现在的台海局势其实很清晰:外部势力来一次,解放军的包围圈就紧一分;“台独”跳得越高,实战化演练就越贴近实战。 2022年演习时还需要明确划定演训区域,现在连具体航线都不用公布,这种模糊性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台媒与其惊呼“瓮中捉鳖”,不如好好想想为什么2020年美军13次过台海都没引发这么大阵仗,现在两艘军舰就能招来四面合围。 答案很简单,解放军维护主权的能力在涨,决心更不会变,谁要是敢踩红线,等待他们的只会是更严厉的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