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若中方不主动让步,美国将升级局势,可能对华实施禁运。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贝森特说这话的时候,正好撞上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落地两周年。当初美国砸了 520 亿美元补贴,想让本土半导体产业 “回流”,可到 2025 年 4 月一看,本土晶圆厂产能只涨了 12%,离 30% 的预期差了一大截。 更尴尬的是,中国市场还占着全球半导体消费的 45%,高通、英特尔这些美国巨头,去年在华赚的钱仍占营收三成多。一边想卡中国脖子,一边自家企业又离不开中国市场,贝森特这 “禁运威胁” 从根上就透着矛盾。 大家总说 “中国对美出口是美国的五倍”,可这数字背后藏着猫腻。苹果、特斯拉早就在中国建了工厂,生产的 iPhone、Model 3 运回国,海关统计里就直接算成 “中国对美出口”。 单说 2024 年,这类 “美国企业在华生产再返销” 的商品,就占了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 18%。说白了,贝森特喊的 “贸易逆差”,近五分之一其实是美国自己企业布局的结果。 贝森特还想拉着盟友一起施压。他说这话前一周,刚跑了欧盟、日本,想搞个 “对华出口管制清单”。可欧盟根本不接茬 ——德国大众、宝马去年在华卖的车占了全球四成,法国空客还压着 280 架中国订单没交付,这些企业天天给欧盟施压,哪敢跟着美国禁运? 日本表面附和,背地里却悄悄留了口子:对华出口半导体设备的许可没全停,毕竟日本半导体材料在华占了六成市场,真禁运自己先亏惨。 贝森特这么硬气,还有个藏不住的原因 ——美国要选了。 2025 年是大选预热期,俄亥俄、密歇根这些 “铁锈州” 是两党必争的地盘。当地工厂总把经营差的锅甩给 “中国商品”,贝森特放狠话,其实是帮共和党拉这些州的选票。 可他没说的是,这些州的农机厂,每年从中国买的精密轴承、液压零件占了成本 23%,真禁运了,中国反制最先坑的就是他们自己。 中方也没坐着等。贝森特话音刚落,中国商务部第二天就公布了自美买大豆、玉米的清单,比去年多买 15%。但这不是 “让步”— 中国饲料行业每年需要大量大豆,美国大豆蛋白含量高,本来就是重要来源,这是按自己需求调整的。 与此同时,中国跟东盟一季度的贸易额涨了 8%,RCEP 框架下的生意已经占了中国外贸的 38%,明显是在扩宽市场,少依赖美国。 真要禁运,美国自己企业先扛不住。 全球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公司 Enphase 是美国的,可它 70% 的核心芯片靠中国台湾代工,而台湾造芯片的原料,50% 来自大陆。要是美国禁运新能源部件,大陆只要限制硅料出口,Enphase 的产能直接就得腰斩。 还有特斯拉,上海工厂去年给美国供了 18 万辆 Model Y,真禁运了,美国本土工厂根本补不上产能,贝森特讲话后,特斯拉股价直接跌了 3%,市场早看出风险了。 贝森特嘴里的 “中方让步”,说白了就是要中国按美国的规矩来 ——比如少给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补贴,多开放服务业市场。可中国的逻辑很清楚:贸易平衡得靠双方都开放,不是靠一方施压。 2025 年初,中国已经扩大了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的进口关税减免,美国企业的产品占了两成多,但这是中国自己想升级产业才做的,不是被逼的。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产业界已经开始反对禁运了。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近给财政部递了报告,明说要是对华禁运半导体材料,美国企业每年要少赚 420 亿美元,还会逼着中国加快研发替代材料,最后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这些大企业的话语权可比贝森特重,他的 “禁运计划” 能不能落地,还得看这些企业的脸色。 说到底,贝森特的狠话更像谈判套路,不是真要动手。 中美经贸早绑在一起了 — 美国消费者靠中国日用品压着通胀,中国企业靠美国高端设备提产能,真搞禁运就是双输。贝森特心里也清楚,真把局面闹僵,美国自己的损失一点不比中国少 这也是他只敢嘴上喊,没真敢落地的原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