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等“闭着眼赚钱”的牛市了!5400家公司的A股,早已不是当年模样
“还记得07年买啥都涨的疯狂吗?”“15年那波翻倍行情,你抓住了几只?”每当老股民聊起大牛市,这两个年份总像自带滤镜,勾起无数人对“躺赢时代”的怀念。但如今,当有人喊着“牛市才刚起步”时,我们或许该先看清一个真相:A股早已不是那个能让所有人轻松分蛋糕的市场了。
那些年的“全民狂欢”,数据有多疯狂?
2006-2007年的牛市,是刻在A股基因里的“黄金记忆”。彼时大盘从998点一路飙到6124点,没有复杂的板块轮动,没有纠结的个股选择——99%的股票都实现了翻倍,超一半股票涨了5倍,17%的股票直接翻了10倍,甚至有3.4%的“幸运儿”狂揽20倍涨幅。随便买一只,拿住了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这是无数老股民口中“闭着眼赚钱”的年代。
2014-2015年的牛市,热度丝毫不减。大盘从2000点附近起步,半年多就冲到5178点,虽然疯狂期更短,但赚钱效应同样炸裂:94%的股票完成翻倍,56%的股票涨超2倍,26%的股票涨超3倍,依旧有3.4%的股票创下20倍神话。那时的A股,像个精力旺盛的少年,只要资金进场,就能掀起一波普涨浪潮。
如今的A股:5400家公司,再也装不下“全面狂欢”
再看2024年至今的市场,有人拿出数据说“牛市才刚开始”——确实,目前仅有313只股票涨幅超100%,占比仅6%,和07、15年的“全民盛宴”比起来,似乎还有很大空间。
但千万别忽略一个关键变化:A股的“体量”早已天翻地覆。2007年,A股只有15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32万亿,像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一点资金就能撬动全场;2015年,公司数量增至2800家,市值最高达60多万亿,成长为“意气风发的青年”,虽有波动,但仍能靠资金推动实现普涨;而到2025年的现在,上市公司已突破5400家,总市值飙升至约110万亿——A股已然“人到中年”,还“发福”了不少。
体量翻倍的背后,是“鸡犬升天”的逻辑彻底失效。当年1500家公司分32万亿市值的蛋糕,如今5400家公司要分110万亿的盘子,资金再也不可能“雨露均沾”。更重要的是,2015年牛市后期的震荡,花了几万亿才稳住局面,这样的代价,如今绝无可能重演。
这轮行情,别再等“普涨”了
所以,别再抱着“等一波全面牛市就能解套/暴富”的幻想了。当A股从“小而美”长成“大而全”,市场的玩法早已改变——过去是“闭着眼买”,现在是“睁大眼睛挑”;过去是“跟着热点冲”,现在是“盯着逻辑守”。
这一轮如果有行情,大概率不是07、15年的复刻版,而是结构性机会的极致演绎:可能是某个主线板块引领,可能是细分领域的龙头突围,也可能是估值洼地的缓慢修复。没有普涨的狂欢,却有精准布局的机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