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了的六国货币,一统于秦国货币之下
秦国统一前,六国货币形态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 齐国:主要使用刀币,称“齐大刀”,根据面文字数不同可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四种,如“齐法化”“齐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等。齐刀币以厚大精美著称,刀身较长,正面背面均为遒劲流畅的篆字铭文,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
• 楚国:是唯一具有金、银、铜三种铸币的国家。铜币主要是蚁鼻钱,状似海贝,绝大多数有阴文“亝”字,俗称“鬼脸钱”。金币多为金版,如“郢爯”“陈爯”等,呈版状,上面打印文字,使用时切割成小块称量使用。
• 燕国:以刀币为主,明刀币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货币,按形制可分为圆折和方折两种,刀面上有“明”字,形态变化多样。此外还有尖首刀币,制作工艺精整,多数刻有一个文字。燕国后期受秦国影响,也铸行少量圜钱,如“一化”“明化”“明四”等,圆形方孔,背面多为素面。
• 赵国:主要使用布币,其形制受中原布币影响,有耸肩尖足空首布等类型。同时,赵国也流通刀币,如圆首刀币等,还铸行过少量圜钱。
• 魏国:主要流通布币和圜钱。布币有“殽一釿”桥足布币等,属于平首布的一种,平首、方肩或圆肩,双足以弧裆相连接,看上去像桥拱。圜钱有“半釿”“长垣一釿”“共”“垣”等。
• 韩国:货币以布币为主,形制多样,有平首方肩方足布、尖首布等,受中原布币文化影响较大,其布币多为小型化,便于携带和流通。
阅读:9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