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平又曝丑 最近日本节目嘉宾直接开炮,揭露他的丑恶行径,说他为了在日本混出名堂,竟狠心抛弃结发妻子,事后还矢口否认、反咬他人造谣。 石平的家事一直是他高度敏感的秘密。据知情人士透露,他早年在中国曾有婚姻,但赴日后便极少提及。直到2007年他加入日本国籍。 这个196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男人,曾是80年代令人艳羡的天之骄子。1980年,他凭借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那个年代,北大哲学系的录取通知书几乎等同于通往光明未来的金钥匙。校园里的石平,意气风发,是师长眼中前途无量的栋梁,同学心中才华横溢的伙伴。 谁能想到,这位曾沐浴在未名湖畔晨光中的青年,未来的人生轨迹会拐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毕业后,他在国内工作数年,平静的生活下似乎埋藏着不为人知的波澜。1988年,他选择东渡日本求学,这一去,便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剧本。 抵达日本后,石平仿佛将过往的岁月连同那段婚姻一起,小心翼翼地锁进了记忆的深柜,绝少向外人提及。他在日本潜心学术,逐渐在舆论场上崭露头角。2007年,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他正式加入了日本国籍,彻底告别了曾经的身份。 这个决定,无疑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也意味着他与故土、与过去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真正让他彻底撕下旧日标签、试图与“日本人”身份深度融合的,是2011年的一场婚姻。那年,49岁的石平与一位日本女性结为连理,并很快有了孩子。 这场婚姻被他高调展示,仿佛是他彻底融入日本社会的象征。而关于他在中国那段尘封的婚姻和情感经历,则成了他口中绝不能触碰的“黑历史”,一个被刻意遗忘和掩盖的角落。 日本节目上的爆料,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开了石平精心构筑的伪装。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如今在政坛上活跃、频频就敏感问题发表强硬言论的参议员,其个人情感世界竟也充斥着如此不堪的争议。抛弃结发妻子、事后矢口否认甚至反咬一口的指控,与他公开塑造的形象形成了刺眼的反差。 这种反差,让公众对其人品的质疑达到了新的高点。而石平的争议,远不止于个人私德。近年来,他在台湾问题、钓鱼岛主权、历史认知、涉疆、涉藏、涉港等一系列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长期散布大量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谬论。 更令人愤慨的是,他公然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一行为严重伤害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也公然违背了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 石平的所作所为,早已引起中国方面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2023年9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正式发布第17号令,宣布对石平采取反制措施。制裁决定清晰而严厉:冻结他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动产、不动产及其他各类财产;禁止中国境内的任何组织、个人与石平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易或者合作;同时,石平本人及其直系亲属也被禁止进入中国境内。 这些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即刻施行。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指出,石平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持不同观点人士”。他曾经拥有中国国籍,但在赴日并取得日本国籍后,为了追逐一己私利,不惜甘愿向反华敌对势力递上“投名状”,大肆抹黑攻击中国,甚至当选日本参议员后变本加厉。他的行为,早已超出了正常言论的范畴。 石平的故事,是一个从“中华才子”滑向“反华急先锋”的极端个案。他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令人唏嘘的转折和巨大的争议。日本节目上对其私生活的揭露,再次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而中国政府的制裁,则是对其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行为的明确回应。 国际社会的目光聚焦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舆情报告显示,近八成中国公众对“叛国者”行为持零容忍态度。有趣的是,在日本本土,一份权威民调也透露出耐人寻味的信号——超过70%的日本受访者对像石平这样“归化”后成为政客的人物,持有保留甚至明显的反感态度。 当日本民众中也开始出现对其行为的驱逐令之声时,石平精心搭建的舞台,似乎正从根基处开始动摇。他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