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真欠!” 上海,女子点了一份蒸蛋外卖,不料一打开就发现表面上有划痕,写的还是 SB。 她刚从地铁口出来,手里攥着有点发潮的外卖袋,想着加完班吃口热乎的,撕开塑封时还闻着淡淡的鸡蛋香,掀开盖子的瞬间,那股香气好像被冻住了 —— 嫩黄色的蛋羹上,两道歪歪扭扭的划痕拼出那两个字母,笔尖划过的地方泛着点白,像是故意用力刻上去的。 她站在路边没动,风把头发吹到脸上,手里的勺子 “当啷” 掉在台阶上,捡起时指节都在抖,点开与店家的聊天框,打字的手指好几次按错键,最后直接发了张照片,配文 “你们就是这么做买卖的?”。 店家回消息倒是快,先是发了个 “?”,接着说 “不可能吧,是不是运输时刮到了”,她气笑了,回 “你家运输用刀刮啊”,那边沉默了三分钟,才蹦出句 “是后厨一个小伙子闲的,我们批评他了”,连个正经道歉都没有。 她翻了翻这家店的评价,有个上周的评论说 “粥里漂着根头发,店家说正常”,还有人晒图,菜里的葱花撒得歪歪扭扭,像是随手抓了把扔进去的,原来不是第一次出问题。 后来她打了 12315,接线员记录时叹了口气,说 “餐饮行业得守规矩啊”,还告诉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里写着,食品加工过程中严禁任何侮辱性操作,哪怕是恶作剧,也得承担责任。 第二天市场监管所的人去店里查了,监控里能看到那个穿黑色 T 恤的小伙子,在蒸蛋出锅后,趁店长转身拿打包盒的功夫,用一次性筷子在蛋羹上划来划去,划完还跟旁边的人笑,好像觉得挺有意思。 店长在调解时一个劲鞠躬,说愿意赔十倍餐费,还把那个小伙子辞了,可她看着对方递过来的转账,总觉得别扭 —— 这不是钱的事,是吃饭时被人往碗里塞了根刺,咽不下也吐不干净。 上海消保委今年发布的《外卖消费白皮书》里提到,近三成外卖纠纷涉及食品恶意处理,比去年多了 15%,工作人员说,遇到这种情况别忍,保留证据投诉,监管部门会追到底。 她最后把那笔赔偿捐给了社区食堂,说 “希望真正用心做饭的人能被善待”,自己则换了家常去的老店,那家店的老板总在备注里写 “放心吃,我们盯着后厨呢”。 你们点外卖时,遇见过让人心头一堵的小插曲吗。 信息来源:白鹿视频 2025 年 9 月 10 日报道、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2025 年《外卖消费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