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

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征收。这事说白了,就是澳方自己先挑明了关系。 岚桥是山东一家民营企业,主要做基础设施和能源贸易,本来就是冲着长期合作去的。租赁后,他们控制了东臂港80%的土地和设备,港口定位是澳洲北部通往亚洲的门户,战略位置关键。十年下来,岚桥砸钱升级设施,货运吞吐量涨了近40%,本地就业岗位多了800多个。 这笔交易本来是互利的事,澳洲北领地政府当初公开招标,岚桥中标后按合同办事,一切手续齐全。澳洲媒体当时报道过,说这能帮北领地摆脱财政压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岚桥的运营团队严格守澳洲法规,从没出过安全事故,所有数据都对政府透明。港口负责人迈克·休斯在采访中提过,运营周期性波动正常,亏损也只是暂时的。 澳洲政府一开始没异议,甚至多次审查后都通过了。可现在形势变了,政治风向一转,就拿国家安全当借口。岚桥集团澳大利亚子公司2024年报亏3400万澳元,主要因为全球供应链调整和能源价格起伏,加上疫情后设备升级花销大。这本来是行业常见问题,很多港口都遇上过。 澳洲政府抓住岚桥亏损这点,开始动作。总理阿尔巴尼斯在议会公开说,正找私人买家接手港口,如果不成就政府干预。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也跳出来支持,说收回是必须的,两党在对华态度上难得一致。澳洲法律界算过账,强制征收得赔初始投资加升级费用,再加预期收益损失,总额可能几十亿澳元。中澳自贸协定有条款,单方面撕合同得付代价。 岚桥集团明确说不卖,港口运营正常,没安全隐患。当地工会发声,担心收回后团队散掉,港口乱套。北领地居民有些人觉得实际利益重要,对华贸易每年让澳洲家庭多2600澳元收入,达尔文港就是关键通道。澳洲以前总吹营商环境好,吸引外资,现在这操作让其他企业心里发毛。选择性执法,从矿业到基建,中资项目审查越来越严。岚桥的亏损不是孤例,全球港口2024年多有压力,岚桥还算稳的。 岚桥集团创始人叶成领导企业从煤炭贸易起步,扩展到海外基础设施,2015年主导达尔文港收购,按市场规则办事。迈克·休斯作为本地人,管港口运营,强调合规。中国驻澳大使肖千1964年生,外交经验丰富,2022年起驻澳,实地考察港口,肯定经贸贡献。澳洲这通牒一出,国际投资界看热闹,说契约精神在政治前多脆弱。 岚桥十年投入让港口升级,吞吐量增长,就业拉动明显。可澳洲政府不认账,5月阿尔巴尼斯表态不排除直接干预。岚桥回应无意出售,继续运营。工会和本地社区有些声音反对,怕经济受损。澳洲政客忙选举,忽略基层意见。 外部因素也搅局,美国博龙资本5月表示兴趣,另一家Cerberus也想竞购,给澳洲政府添底气。达尔文港地缘价值高,美国在印太部署影响澳洲决策。这事本质超商业,牵扯地缘政治。岚桥权益得维护,澳洲得平衡安全和合同。赔偿不是小数,仲裁可能上国际法庭。中澳关系本来就敏感,这事加码。岚桥亏损源于周期,不是运营差,全球类似企业都这样。 阿尔巴尼斯推动政策,达顿施压,两党选举承诺收回港口。岚桥坚持立场,派遣团队维护权益。中国大使肖千批评计划,称损害合作。澳洲政府私下谈判找买家,评估本地企业兴趣。岚桥报告显示运营稳定,新团队确保合规。争端引发仲裁担忧,中澳协定下单方面行动代价高。澳洲前总理们反思当初租赁决定,但现在后悔也晚。 岚桥集团不让步,澳洲通牒后没实际征收。国际媒体报道,中国警告澳洲此举影响关系。美国影响明显,澳洲盟友压力大。岚桥投资回报期长,现在强制收影响外资信心。澳洲营商声誉受损,其他国家企业观望。岚桥作为民营企业,靠实力拿项目,现在政治干预多。澳洲北领地财政当初靠这笔钱,现在翻脸不认。赔偿计算复杂,初始5亿加升级和收益,专家估几十亿。岚桥运营数据公开,安全记录干净。澳洲政府意图明显,想把港口回本地控制,岚桥不卖就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