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号线拆座位“9号线拆座位提升运力”,这件事引发老百姓热议。昨今两天,我打了十几

9号线

拆座位

“9号线拆座位提升运力”,这件事引发老百姓热议。昨今两天,我打了十几个电话,掌握了基本情况,想平心静气地讲一讲自己的观点。

和绝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9号线拆座位,并不是“大动干戈”。9号线上线列车近90列,只在一列车上试点。而且为了载客安全,只拆除了头尾两节车厢的4排座椅……这当中,显然存在着“信息偏差”。

网友们对这件事,有很多吐槽,认为应当有其他办法来增加运力。对这些建议,我也一一验证。

第一,为什么不增加车辆、车次?

9号线高峰时的最短间隔,是110秒。这是什么概念?全国最密!再要缩短间隔,安全运营的压力大增,时刻可能出事。

第二,为什么不仿效公交,搞“大班车”“小班车”?

高峰时刻,9号线每站都要上人,每列都是“大班车”,而且目前车次已经最密。

第三,为什么不延长运行时间,早开一小时?

每天末班车之后,9号线和其他地铁线路一样,马上要投入彻夜的车辆、轨道检修。检修结束,又到了早班车时间。

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时间挤压已接近极限。

第四,为什么不多挂2节车厢?

9号线是6节车厢,6节站台,多挂车厢意味着彻底改造线路硬件和系统,几乎相当于重新造一条线。

第五,为什么不造双层列车?

当年设计、建造时,没有这样的“天才想法”。

第六,9号线沿线为什么规划这么多人口?为什么不规划8节车厢甚至是16节车厢?

从现在的情况看,显然这是有缺陷的。但我们似乎不能用现在的标准,来套当年的需求。9号线当年的出现,大大发展了松江地区,在当时对上海是巨大的推动。

第七,能不能涨价,10元坐一次,用市场杠杆?

你问问老百姓同意吗?

第八,沿线企业能不能错峰上班?

可以,但很难统一协调。

第九,能不能协调绿皮火车到其他铁路站点?

这一点,是比较可行的,当然需要相关数据支撑。

第十,能不能加密地面公交密度、频率?

可以的。不过效率上,公交恐怕难以取代地铁。

第十一,能不能学国外,设计可以翻起来的座位。高峰时站立,非高峰时坐下?

如果高峰时,有人一定要把座位翻下来,那会不会增加安全隐患?

第十二,能不能规划新的线路分流。

这是最可行的。据我所知,目前建造中和规划中,都有分流松江客流的线路。

综上所述,“拆座位”是9号线短期增加运能的一个小尝试,在提高运力方面,不太存在“你能想到,地铁公司想不到”的情况。

采访中,我还拿到了一个让人意外的数据。那就是9号线并不是上海满载率最高、最拥挤的区段。上海还有一些地铁线路,高峰时比9号线还挤。

如此,我就想请教,为什么这些中心城区的地铁线路,老百姓抱怨较少呢?是乘坐时间较短,还是真的因为9号线是“牛马专线”呢?

再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追求,地铁高峰期也要“人人有座”呢?

上面的观点,也许“冒天下之大不韪”。其实我每周往返于松江与市区之间,我也希望9号线越空越好。在这个问题上,我希望上海地铁能更加开诚布公。作为一名传统媒体人,我也希望网友们提出批评指正。本地新闻上海9号线拆座位提升运力

评论列表

时代
时代 2
2025-09-09 10:00
第五条不错,设计成卧铺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