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蒋经国得知黄维被特赦的消息后,派人传话让他到台湾来,答应补发了他被俘27年以来的“薪水”。黄维被俘前的身份是中将兵团司令官,这可是一笔巨款。不料,以顽固著称的黄维,却断然拒绝。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这个曾经对蒋介石死心塌地的将领怎么会做出这种选择。要知道黄维在战犯管理所里呆了整整二十七年,是最后一批被释放的,就因为他一直不肯认罪妥协。 甚至他老婆蔡若曙从台湾跑到大陆等他,多次劝他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出来,他都拍桌子吼她,让她别再当“说客”。 黄维的倔强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国民党军队里当54军军长的时候,他就因为发现军粮掺沙发霉的事情,直接告到了军政部。 当时何应钦想找他麻烦,反而被黄维拿枪指着说“查出问题军法处置,要搞小动作别想活着出军营”,气得何应钦只能去找蒋介石告状。 老蒋倒是清楚黄维的脾气,知道他性子直但很忠心,就把他调去办军校,结果他还真培养出不少国民党骨干。 1948年淮海战役,黄维带着十二兵团想去救黄百韬,结果被解放军包了饺子。突围时候坦克坏了,他滚进土沟里装死,最后还是被解放军战士用枪顶着脑门才爬起来。 被俘以后他还不老实,登记时谎称自己是文书,结果被同僚当场指认出来。管理人员让他写劝降信,他脖子一梗说“要杀要剐随便,让我劝降杜聿明?做梦”。 到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黄维还是那副硬骨头。别人都刮胡子表示悔过,他偏留着山羊胡说什么“这是在国军蓄的,不能给共党剃”。 他老婆蔡若曙带着四个孩子从台湾绕道香港回北京等他,隔着铁窗劝他好好改造,他居然对老婆发脾气。其实1959年第一批特赦名单本来有他,就因为他这个态度被刷了下来。 蔡若曙这二十七年过得可真不容易。她当过洗衣工、糊过火柴盒,一个人把四个孩子拉扯大。每次听说要特赦就满怀希望去探监,次次失望而归,后来都落下心病了,整夜睡不着觉。 有回听说名单里又没丈夫,她吞了半瓶安眠药,幸亏孩子发现得早。这些事管教干部跟黄维提过,可他总以为是劝降的手段,根本不信。 1968年黄维被转到抚顺管理所,居然迷上了永动机,成天画图纸算公式。所里上报到周总理那儿,总理特批给他研究资料,还拨了经费。 有回黄维结核病复发,高烧四十度,管理员连夜背他去医院。那时候特效药紧缺,国家专门派人到香港买回进口链霉素。护士喂药时不小心说漏了嘴,说这是周总理特批的外汇买的药。 躺在病床上,黄维想起当年在54军,胃出血疼得打滚,军医开的盘尼西林被长官截去讨好姨太太。 他看着点滴瓶突然问管教:“你们吃得还没战犯好吧?”对方只是笑笑说:“国家困难嘛。” 后来组织战犯去参观长春汽车厂,看着流水线上驶下的解放牌卡车,这个曾坚信“国军美械无敌”的老顽固偷偷抹了眼泪。是啊,他不得不承认新中国确实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1975年特赦令下来时,黄维正戴着老花镜算永动机公式。听到自己名字他愣了半天,突然起身对着毛泽东像鞠躬。 出狱那天,他攥着妻子枯柴似的手说:“回家给你补个搪瓷盆,当年摔坏的那个。” 台湾方面很快找上门来。老部下从香港捎信,说蒋经国答应补发二十七年中将薪水,只要他肯去台湾。这可不是小数目,足够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但黄维竟然把信撕得粉碎,让人传话回去:“告诉那边,我黄维生是大陆人,死是大陆鬼!” 为什么黄维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他在那些年里真正看到了共产党的诚意和新中国的变化。 他后来当上全国政协常委,成天往统战部跑,张罗着要给台湾老同事写信。他心里装着两岸统一的大事。 1989年两岸开放探亲,黄维名列首批赴台名单,他高兴地写好了要探访的名单,还准备给老领导、老战友扫墓。可惜临行前夜心脏病突发,最终没能成行。 弥留时他还念叨:“替我去台北看看老宅。” 如今在八宝山公墓,这个曾经的“顽固战犯”和开国元帅们躺在同一片松柏林里。守墓人说有个台湾口音的老太太每年清明都来,总带两束花。 一束放丈夫碑前,一束搁在不远处的无名碑旁。后来才知道,那是她给自己准备的。 黄维从一个死硬的国民党将领转变为拥护共产党的文史专员,这段历程让人感慨。 他拒绝台湾方面的高薪诱惑,选择留在大陆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这份觉悟令人敬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改变,最重要的是认清历史潮流和人民利益所在。 信息来源: 光明网《黄维,一个将军的“改造”》 网易《1975年,国民党将领黄维被特赦,出狱后拒绝留台,称:我家在大陆》 搜狐《黄维被特赦后,台当局许以重金让其赴台遭其拒绝,他事后说出原因》
评论列表